设置

关灯

35. 公主三十五 朝堂上气氛有些紧张,大臣……(第1/4页)

    朝堂上气氛有些紧张, 大臣们见说不动丰庆帝就去找太子,要太子劝谏自己的父皇,不能这样枉顾民意, 出台那些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政策。

    其实对于统治阶级来讲, 老百姓和牛马差不多, 他们只是愚民, 需要打压统治, 这个社会是金字塔形, 底层的人不用理会, 中层和上层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根本, 只有他们才是人, 丰庆帝动的就是这些人的利益,他们自然不愿。

    在丰庆帝看来,这些人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皇权, 理应砍削掉一些, 但他不是用武力得天下的皇帝, 所以也不能用太酷烈的手段, 只能徐徐图之。

    但用寒门,也一样会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太子不能拒绝大臣们的请托, 而且他也觉得丰庆帝手段过激了, 于是太子又去劝阻丰庆帝,不意外得到了一顿喷,丰庆帝对太子简直失望。

    其实这是因为丰庆帝自己发生了改变, 他不在耽溺于当一个宽和仁善的帝王, 他要自由使用手里的权利,以前动藩王,大臣们没说什么, 因为事不关己。

    而现在丰庆帝要砍掉缠绕在在皇权上让他不能动弹的线,大臣们就不愿意了。只是丰庆帝再不是以前的皇帝。

    而太子却没什么改变,他认为他的地位无可撼动,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私心,都是为了朝廷和百姓,这是太子以为的。

    皇后得知儿子和皇帝又发生了矛盾,闭了闭眼,把太子叫了来,告诉他皇帝先是君,然后才是他的父亲,他不能老是和皇帝对着干。

    太子低头受教,不过皇后也看出来了,太子根本没听进去,皇后只能让太子下去,自己长长地叹气。

    这些年皇后一直病着,但她始终端坐在凤座上,人们也都习惯了,不过现在她好似真的挺不下去了。

    因为太子和丰庆帝政见不和,丰庆帝一怒又想让太子回东宫反省,正好皇后病倒,太子就去伺疾了,也算缓解了这对天家父子的关系。

    不管太子是不是亲自动手照顾皇后,这份态度和孝心是必须的,太子妃也是整天在皇后身边。

    谢嵘停了所有的娱乐活动,平时出格些无所谓,大是大非上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京城里有头有脸的诰命夫人们排着队进宫看望皇后,不管能不能看到,自家要有这个态度。

    出嫁的公主们也是隔三差五去宫里看望皇后。

    宁平据说还在佛堂里跪经祈福,康平也在四处搜罗上好的药材。

    而谢嵘看起来就没多少出色的地方了,她就是跟着其他公主们一起探望皇后,一点都不拔尖。

    皇后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对那些虚情假意完全无视,只想替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

    她对太子妃的要求就是照顾好太子和孩子们,替太子打理好内馈,“将来我宫里这些人你替我好好安排,她们跟了我一场,我也希望她们有个好结果,你身上担子重,我知道你的辛苦,你要和太子好好过日子,夫妻一体,才能家宅和睦”

    太子妃低头听着,不敢哭,只红了眼圈,一个劲回是。

    对太子,皇后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叮嘱儿子一句话,“听你父皇的话,一切以你父皇为重。”

    太子其实没经过多少挫折,丰庆帝现在才变得强硬,以前也是慈父一个,他对太子很好,也一直抱有期待,这就让太子没多少危机意识。

    如果皇后一直站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