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3.麻辣香锅(第1/4页)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1

    到了九月下旬,中原大地的百姓可不敢再抗了,翻箱倒柜地把厚衣裳拿出来, 洗洗晒晒, 赶紧裹上。

    不过此时靠近大海的两广地区,依然暖和。

    和富饶的中原、江南地区相比, 两广人烟稀少,宾州一座小城更显荒凉。

    虽说温旬担了个团练副使的官,但来了之后, 除了需要隔两三日去向团练使报个到, 证明人没跑之外,其他时间根本没人管他。

    俸禄半个铜板的影子都没见着。

    温旬和温季春把钱几乎都留给了身在东京的温仲夏和徐袖,没钱又没熟人,一开始父子俩的确过得相当艰难。

    不过两个大男人以前都能当上官,一文一武, 脑子好使,四肢健全, 自然不会把自己饿死。

    温旬靠一手好字和好文笔, 接一些给人写信、写文书和碑文的活计,渐渐有些进项。

    而温季春从军队出来的,长得高大,有把子力气, 找了货行搬货、送货。因为干得好,被管事的看中, 如今当了小头头,底下管着五六个兄弟。

    父子俩都能挣到钱,虽说不多, 但宾州这个小地方,也没什么大的开销,勉强过得下去。

    宾州人不多,房子自然不贵,他们便在城北租了一处老旧的小房子。

    “爹,我回来了。”

    货行今日没什么事,早早下工,又发了月钱,温季春便去割了半斤猪头肉,又打了壶酒,准备晚上和父亲小酌两口。

    一进堂屋便看见父亲又在书案前埋头写字,低下的头颅露出头顶斑白的发丝。

    温旬并未抬头,嗓音温润“回来了。”

    温季春把吃食放到四方桌上,走过去劝道“爹,不是说了您现在不用接那么多写字的活嘛。”

    “您身体本就不好,要多休息,我现在挣的钱够咱们俩生活。”

    温旬停下笔,思考了一些,又继续写,慢悠悠道“我帮人写东西也算是消磨时间,不然我一个人待着什么都不干,憋得慌。”

    “出去转转,找那些大爷大伯们下棋聊天呗。”

    “这里的老百姓大多家境艰难,为了生计从早忙到晚,谁有空在那儿胡侃”

    宾州这蛮荒之地,本地百姓主要以务农打渔为生,靠天吃饭,勉强糊口,朝廷不重视,都谈不上什么发展经济。

    温季春仔细看了看父亲写的东西,惊讶道“爹,您不是帮人写信啊。”

    内容似乎是记录宾州本地的民生民情。

    “我没说是信。”

    温旬落下最后一笔,拎起纸,吹了吹墨,满意地放下。

    温季春猜到父亲的心思,就算不在其位,仍心系百姓。

    “爹,您这是何必呢,写了又没人看。”

    温旬站起身道“我自己看,以后留给子孙后代当游记看,成不成”

    “成,您老说什么都成,”温季春无奈一笑,“写完了吧,我买了猪头肉和酒,咱们爷俩喝一杯。”

    温旬走到桌边,看了眼猪头肉,叹了口气。

    温季春还以为父亲要责怪自己不该乱花这钱,却听他开口道“我们俩在这儿还能吃上肉喝口酒,也不知道你妹妹他们怎么样了”

    温旬到了宾州后,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远在东京的子女、儿媳。

    两个弱女子带着个小孩,没有男人在身边做顶梁柱,他们该如何生活没钱了怎么办

    愁得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