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巾帼英雄(九)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第1/3页)

    “冼夫人所在的俚人是壮族先民分支,不同于汉族赘婿会被嘲笑,甚至歧视,在壮族男出嫁女招郎是寻常事,赘婿拥有与其他人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拥有继承权。不论生男育女,都会被视为传宗接代的继承者,甚至是女性优先拥有继承权。”

    “冼夫人所在的俚人家族就是推行女性世袭首领制度,冼夫人少时就展现了出众的领导才华,越过兄长被推选为大首领,统领俚人十余万家。”

    “说到男女继承权这个问题,有个事我一直想不通。我们这边也有些重男轻女陋习,相较于女儿家里长辈大多会偏心儿子,但这个偏心只限于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之间。比如我大伯和我家老头,都没少遗憾侄子不是自己儿子。”

    “然遗憾归遗憾,他们手上有点钱想到的肯定是自己女儿而不是侄子。网上的奇葩暂且不说,在现实中我就听说过谁会蠢得绕过女儿把遗产留给侄儿。小老百姓一点小资产尚且想着留给亲生的孩子,古代皇帝富有天下,为什么没有儿子不栽培女儿,却去过继侄子呢”

    “你看宋仁宗,好好的女儿不栽培,不疼爱,用女儿去扶贫母族,不顾礼法将女儿嫁给表弟,还是庶出的表弟,最后女儿婚姻不幸疯了,无人庇护凄凄惨惨死去。过继的儿子,等他死了,马上踢开他追封亲爹去了。”

    “表弟、侄子竟然比自己亲生女儿还重要,结果呢,谁记他好不管是母族李家还是过继的新君,对他都是一肚子怨气。不是说古人视死如生吗但凡栽培下女儿,哪怕不传皇位,给女儿多些胆气和依仗,也不至于死后无人维护啊。”

    “这宋仁宗不知是我大宋哪个皇帝,那么倒霉。”年轻的赵祯嘀咕道。

    “中国人素来看重血脉,侄子终归是侄子,但女儿不一样,不管女婿是谁,女儿生的都是自己的血脉,坐产招婿怎么看都比过继侄儿划算啊当然坐产招婿也是有技巧的,那就是当家做主的一定要是自己女儿,不能让女婿当家。”

    “这事早年很多人吃过亏,觉得女人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招个能干的女婿管理家产。但男人应该更了解男人,有了钱容易变坏嘛,所以早年发生过很多赘婿在老丈人过世后把原配扫地出门,甚至害死,然后续娶鸠占鹊巢的事情。”

    “后来大家都吸取了教训,开始大力栽培女儿了。家产交给女儿打理,招个女婿生得孩子随母姓,女婿乖一点最好,不乖去父留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一开始只是没儿子的人家这么干,近几年,可能败家子见多了,又发现女儿不比儿子能力差,不少人一划算,干脆家业交给女儿了。”

    听到天幕说去父留子,古代的宗族遗老骂骂咧咧,也有无子有女的人家大户人家若有所思要是过继一个养不熟,还不如亲生女儿可靠。

    “前面说商君时就提过,对于君主而言,臣子是男是女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臣子有没有能力,忠心不忠心。其实立储君也是如此,儿子没有,女儿也行,怎么都比过继外人强啊。”

    “来,我们说回冼夫人,冼夫人被推选为大首领,做成了许多男人终其一生都完不成的大事业。那时的百越人好逞凶斗勇,不太受律法拘束。冼夫人的兄长冼挺任南梁州刺史时就曾恃强侵略掠夺相邻州县。冼夫人为大首领不仅规劝兄长,更能约束部下,改变以往不良风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