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6.请缨明乐,我带你出门玩儿,好不好?……(第1/2页)

    回城后, 张元修并未回府,而是又去了官署。

    值守的同僚看见他回来时,不禁愣了愣“元修兄, 你不是下值回府了么”怎么这个时辰又过来了。

    “想起了一件事尚未处理。”张元修说着, 快步走到他的桌案旁, 从一堆公文里找出一封信函, 拆开看了一眼之后, 便带着那封信函快步离开了。

    如今国丧期满, 朝中上下都在筹备姜毓登基一事。

    谢沉霜与姜毓刚同礼部敲定,姜毓登基的细节之后, 宫人便进来道“陛下,都察院佥都御史张元修求见。”

    原本神情松懈的姜毓,一听这话,立刻瞬间坐直身子“传。”

    很快张元修便进来了。他行过礼之后, 便说明了来意“陛下, 去岁被先皇派去临江核查赈灾银粮的查赈官李文秀之死, 半个月前临江巡抚已上了他是死于急症的题本。可今日辰时, 却有一个自称是李文秀侄儿的人,来都察院投递诉状, 言他叔父李文秀并非是死于急症,而是死于他杀,这是李文秀侄儿的诉状。”

    内侍接过诉状, 转呈给姜毓。

    姜毓并不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看完诉状之后,他又将其递给谢沉霜“太傅,你看看。”

    谢沉霜对李文秀有印象。

    李文秀是去岁与张元修一同考中进士的。但他的名次靠后,本应该是分到地方上任知县的。在他们等候分配的时候, 临江下属的两个县遭了水患,朝廷拨了赈灾的粮银。

    照例粮银下拨到灾区之后,要派官员监督、核查银银粮的使用情况。彼时谢沉霜与李文秀有过一面之缘,他便向宣帝举荐了李文秀。

    宣帝应了谢沉霜的举荐,点了李文秀做查赈官。

    但去岁十一月时,却突然传来李文秀暴毙的消息。

    彼时恰逢文王作乱,宣帝无暇顾及此事,便让他们下面详查,一直查到今年,最终报上来的却是,李文秀突发急症暴毙的结果。

    可如今李文秀的侄儿却在书信中说,他的叔父并非是死于急症,而是死于他杀。原因有二其一,他在整理他叔父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草稿纸,上书淮安知县冒赈,以利诱他,他不敢受,恐负陛下。其二则是,他们请仵作重新验尸后,发现李文秀生前曾中过剧毒。

    李家人因而怀疑,李文秀并非是死于急症,而是死于他杀,这才一路来上京都察院投递诉状。

    姜毓听完前因后果后,沉吟片刻,开口道“李文秀是查赈官,他的死因既存疑,那便意味着,去岁临江赈灾粮银或许存在官员贪墨的情况。”说到此处时,姜毓下意识看向谢沉霜。

    他虽是宣帝的独子,自小也是被当做储君来培养的,但毕竟尚且年幼,处理政事上难免有些吃力。

    谢沉霜轻轻颔首“陛下所言有理。那依陛下之见,此事该如何裁决”

    去岁宣帝病重后,姜毓便在谢沉霜的辅佐下,陆续开始处理政事了。听到谢沉霜这么说,他认真想了想,道“此事要彻查。”

    “如何彻查”谢沉霜考验道。

    姜毓坐在龙椅上,小脸严肃“其一,彻查李文秀的死因。其二,核查去岁拨给受灾两县的赈灾粮银的使用情况,若有官员从中中饱私囊,定严惩不贷”

    谢沉霜也是这个意思。

    无论是李文秀之死,还是贪墨情况都需彻查,但眼下的问题是,该派谁去彻查此事

    “臣张元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