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4. 寻根问祖 49 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第1/2页)

    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四五文一斤, 粮食运过来的最便宜的也得上百文吧这就是变相向朝廷捐了几十万两”

    钦差大人一听连连说好“安先生大义安先生大义啊商人若都像安先生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这顶大帽子安然面色难看,“大人啊,小的为国为民肝脑涂地无所谓, 可您不能让小的空船过去,总得赚点船费和人工费吧这几个月的嚼头费用怕是就得十几万,加上购粮款少说也得七八十万大人, 小的为了百姓为了咱们大清可真要把裤子都赔进去也不够啊”说到伤心处安然居然抹起了眼泪。

    谁心里都有一笔帐,他们着急筹钱筹粮却也知道不能把人逼狠了, 否则下去找谁去“你想让本官如何”

    “小的就想去官窑弄点好瓷器卖,还有茶引。”官窑是为官府皇家服务的,他们商人想买必须有官府文书,还不是各个官窑能买。茶叶也要茶引, 不然各州府关口就过不去, 或者要交一大笔钱。

    钦差与身边的督府大人低语后答应给安然办理相关文书。安然又要求降低一下船舶的费用,这个招商局做主减了部分。拿到各种批示苦着脸出来,已经出来的人忙问她出了多少

    “一万两,一船粮食嗨”

    众人用怜悯的眼神目送走垂头丧气的安然离开,这是傻子粮食多不好弄怎么不出钱

    安然又要走了, 为朝廷筹粮, 她没让任何人入股,这是为朝廷办事, 没有利润可赚,还要赔钱。三妮婆家好失望, 老赵氏说那丫头就是故意的, 故意不带大伙赚钱怎奈她也就是说说,没人听

    安然叫来安家三兄弟和三个姐夫帮忙,有工钱拿, 别人都没说什么。要运什么安然与安舒信商议的,这次货物主要是布匹和茶叶瓷器。棉布占了很大比例,一下子将沈军的库房清空了都不够,还从洋人手里买了一批。在北方,棉布市场依旧是主体。

    这次安然要求速度快些,她用茶引直接换了货,瓷器就近跟一些商家匀了部分。代价就是粮食还是粮食

    装船起航,目的地大连旅顺港,主要是销售船上的物资,等到营口东西几乎都销售干净。他们不知道这边粮价如何只知道东北没受灾。等一问价才知道这里的粮价也很高,玉米已经到了五十文,土豆都要十五文,大豆四十文。如果真收两千吨,安然必定会赔进几十万两。也就是去年白忙活了。

    哥几个都为安然抱不平,朝廷也太狠了,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啊

    “哥,没事,不吐血朝廷不会放过我,这样也好,下次有事就没人找我了。”

    安舒信深知妹妹没根基必定被挨宰,别说妹妹这种小商人,胡家一样要向朝廷捐赠银两,商人仿佛就是为朝廷贪官赚钱的工具,一不小心还会掉了脑袋。

    说什么都没用,他们来的季节正好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土豆还便宜,这么一想倒是陪不太多了。但需要到下面去收,于是哥几个分成两伙分头雇人找货。安然一人在港口收货。

    大车队小车队源源不断往港口运着,安然在这里接收,自己也收。自己收自己做账,没用一个月船已经装满,而且是超载

    他们收的粮食五花八门,当时说是土豆大豆玉米,后来高粱小麦谷子也要,红薯也要。弄得安然哭笑不得。刚到天津港就有官员过来接洽,他们早就收到公文,就等这批粮食呢煤炭都已经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