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8. 年代文不思进取工具人(15 如何成为……(第1/3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华国研究所突然多出一个又一个的最新科研进展,进步之快让国内其他研究所通通把目光投了过来。

    “什么情况你们是从国外挖到什么大佬回来了”

    “是不是哪个留学生从国外回来,直接被拐进京都研究所了”

    对此, 京都研究所的回应是没有,不是, 爱信不信。

    华国安稳下来的时间不是很长, 距离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其实也没过多长时间。虽然现在日子比起之前来说已经算是很好,但实际上, 里里外外都正是需要大量科研人员的时候。

    可是有些留洋的学生被困在异国他乡, 想回来,却回不来。

    国家的领导班子天天着急,却也无能为力。现在撑起各大研究所的, 大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了。

    他们心里也着急啊, 自己年纪大了, 总有一天会倒下的,到时候如果没有接班人,他们早就的项目怎么办, 研究所又该怎么办

    急的一天到晚脑袋里除了项目,想的就是该如何从犄角旮旯里找出天才来接班。

    聪明的脑袋瓜不少见, 但天才难得。一个聪明的脑袋瓜或许可以用五年十年来做足准备, 当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但是每每看见自己头顶上的白发,就觉得, 五年十年的, 实在是太久远了远到他们都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

    重要的是,国家也正是缺少青年人才的时候啊百废待兴,一切正刚刚起步, 大量的爱国留学生回不来,各种科研进度一慢再慢,他们已经等不及了,也无法在继续等待下去了。

    恢复高考,就是上级领导做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

    暂停高考的那些年,大学并非没有招生,而是按照一定条件通过推荐去上的。有些人,即使是脑袋不灵光,也一样有机会上大学。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能考上大学的,全都是自身有真本事的。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去,到考试,再到学校报到,满打满算也没超过半年,备考的时间更是短之又短。

    所以说,能够从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从偏远农村来到京城上大学的顾长云同志,就显得格外重要。

    尤其是这位顾长云同志除了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没什么动静之外,其余时间要么是跟着导师学习,要么是自己搞项目。

    到了今天,顾长云早就已经成为了xx 部的正式成员。

    时间回到几天前。

    “嗯嗯,这样确实可以试试。”

    白发苍苍的研究员放下手中的资料,叹了口气“唉,现在全国上下的用电困难实在是太严重了,我们这首都研究所还每日限电,这么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追赶上啊”

    研究员说着,不由得有些感伤。现在这样的新年代,做科研必不可少的就是用电了,不管是照明用还是动力用,电能用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就连强大的国,现在也不比华国好上多少。

    几个研究员纷纷说了几句“若是能有一天用电自由就好了,那我们晚上也可以继续搞研究,肯定能加快不少进度。”

    “是啊是啊,不过现在来看,那应该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年轻的研究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在老家的时候都没见过电灯泡,晚上忙还得点灯熬油。”

    顾长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当初在兰花村,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