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侯病逝(第1/3页)

    小教场。

    朱棣观察着骑炮兵营的军阵演练,徐辉祖、铁铉与杨荣在一旁观看。都督佥事李谅走来,行礼之后,将一份文书呈给徐辉祖“大同奏报。”

    徐辉祖接过文书,看了看,不由地皱眉。

    朱棣看出了异样,但大同是边关重镇,军中之事,不方便直接过问,便保持了沉默。

    铁铉见徐辉祖面色凝重,不由开口“魏国公,大同那里可是有紧急军情”

    徐辉祖没有遮掩,将文书递给铁铉,忧虑地说“薛禄送来消息,言武定侯病卧在榻,已无法说话。”

    铁铉忧虑不已“武定侯为国征战一生,如今竟病重不能言。此事应立即奏报皇上,着人前往医治,或将其接回京师。”

    徐辉祖重重叹息。

    铁骨铮铮,奈何岁月不饶英雄。

    不久之后,朱允炆得知消息,与内阁、太医院商议之后,决定派太医与官员接武定侯回京。可迎接的队伍刚刚出发两日,一封加急奏报就送到京师。

    武定侯郭英,于建文九年八月十日,薨逝

    朱允炆看着奏报文书甚是悲痛,下旨罢朝三日。

    郭英忠诚谨慎,其妹妹又是朱元璋的宁妃,可以说是皇亲国戚。虽说隆恩无数,可郭英却始终清醒,并没有卷入涛涛荣华。

    洪武年间,公卿治房产田地者众,唯郭英守着一个宅院,不骄不奢。太祖曾问郭英,郭英的回答令无数人汗颜。

    他说“我一个平民,仰仗恩宠,幸有封爵,子孙衣食富余,怎能增加使产生奢侈之心”

    这在开国武勋之中,能保持如此清醒可谓难得。

    更难得的是,郭英从来都没有以身体不舒服、生病等为由请过假,始终战斗在前线。后来朱允炆登基,郭英更是坐镇大同,威慑鞑靼、瓦剌,让其不敢轻易犯边。

    朱允炆登基近十年,见过郭英的次数只有寥寥三四次,可此人的忠诚、勇猛、智慧是无可挑剔的,他从始至终,都将生命献给了大明朱氏王朝。

    经礼部、内阁商议,朱允炆批准,追赠郭英为营国公,赐谥“威襄”。

    好不容易过了悲伤的八月,九月时,长兴侯耿炳文也病倒了,虽经太医多次诊治,可终究是年纪大了,已走到了人生尽头。

    朱允炆带解缙、杨士奇,进入了长兴侯府邸。

    耿璇、耿瓛红着眼迎接朱允炆。

    朱允炆没有多寒暄,直接进入房间,闻着满屋子的草药味,心头更是压抑,走到床头,看着病在床榻上的耿炳文,曾经彪悍的武将,只剩下了皮包骨头,一脸皮塌陷在脸颊上,似乎一口气就能吹走。

    耿璇擦了擦眼角,在耿炳文耳边轻声喊道“父亲,皇上来看你了。”

    耿炳文听到了声音,缓缓睁开双眼,瞳孔尚未显露出来,眼角已流出老泪,耿璇连忙擦去。

    “皇上。”

    耿炳文看清楚了床边的人,虚弱地想要起身行礼。

    “长兴侯,安心躺着。”

    朱允炆伸手轻按,然后看向一旁的太医王宾、盛寅。

    王宾微微摇头,盛寅沉默。

    已至生命之末。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握着耿炳文的手“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告诉朕,朕给你办。”

    耿炳文努力地想笑,却被一阵咳打断,喘顺了之后,才回道“皇上,老臣已是腐朽之身,不敢妄谈心愿。”

    朱允炆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