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37章 要不忍耐,要不造反(第1/2页)

    关宁的重点其实是后半句话。

    他要在全国推行农庄法了,而这是要官员跟底层下农打交道,这些下农百姓正是被剥削的对象。

    他当然明白,所谓的高薪养廉其实根本行不通。

    这是在国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俸禄,使得其没有后顾之忧,是应该之策。

    关宁现在就是这样做的。

    但如果把它作为防贪养廉的一种手段,认为“禄厚则人知自重”“高俸以养廉”,便是一种想当然。

    贪官污吏的欲壑难填,是复杂的人性,不能简单靠厚禄解决。

    关宁是在提醒,是用这种方式堵住官吏们的嘴。

    以前的因俸禄低,官员们贪的那叫一个底气足。

    我穷啊,我没钱。

    我总要生活吧。

    现在这种情况不能有了,再贪你就要掉脑袋了

    一时间,刚才还宽松的氛围立即转变。

    剥皮揎草。

    这四个字足以让他们头皮发麻

    果然厚禄不是白拿的。

    “农庄法要正式开始施行”

    关宁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件事情。

    “朕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触及到很多地主上农,甚至是权贵势要之家的利益,但朕希望你们能够忍耐,如果忍不了,可以造反”

    最后两个字说的极重,也让所有人都身心震颤。

    新朝建立,自陛下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说出这么重的话。

    要不忍耐,要不造反。

    那造反的下场是什么

    自然是死路一条

    陛下决心如此之重,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大意了

    年前陛下突然离京,对于此事提都不提,而现在却杀了一个回马枪

    农庄法是为了让更多的下农贫农有田种,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也是为了国家有稳定的税收

    若放到以前,可能并没有这么紧迫,可现在不同。

    就要打仗了

    留给关宁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

    打仗就是打钱

    这场战争不会一战就能定胜负,也不会短时间结束。

    长时间的战争,比拼的就是国力,谁能支撑到最后,谁就是最后赢家。

    在关宁看来,这场

    。战争来的还是早了一些。

    十年,对个人来说或许很漫长,可对于国家,却很短暂。

    他现在就是为战争做准备。

    储备积蓄粮食。

    哪怕在开战时,也能保证下农百姓能有地耕种,能源源不断的粮食。

    这才是胜利的关键。

    关宁这样做是为了国家,绝不能犹豫心软,要不计一切代价。

    朝堂寂静,同样没有谏言之声。

    都能察觉到陛下的坚决,这个时候敢说反对,不是找死吗

    “第三件事,重建里长制度”

    这又是让众人一惊。

    里长是乡里小吏,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也就是最基层的官员。

    关宁在密仓府所遇欺压害民之事,其根源就是基层的糜烂和里长制度的破坏。

    里长大多由乡绅担任,乡绅跟地方官员勾结沆瀣一气,行欺压害民之事。

    如侵占土地,加收徭役赋税等,他们骑在老百姓的头上肆意而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甲里供应,即到出役之时,里长甲首要给官老爷们见面礼。

    多则五十两,少则三十两。

    不送礼,你这里长甲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