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 佞臣 佞幸于您也是福分。(第2/5页)

    我亦想引荐你与他结识。”

    谢无寄抬了抬眼,静默半晌后,说“好,老师。”

    前世也是这个时候,何先生向他介绍了灵山居士,只是这次

    谢无寄顿了顿。

    既然元苏苏都记得他那么多事了。

    那这次来拜见的会不会就是灵山居士

    他须臾间抬起手,想撩开帘子,却又停住,轻轻放了下来。

    他要听元苏苏的话,先看看她想做什么,随后再做决定。

    一行人在供墨楼下停下来,楼下听灵山居士布讲的人不少,已经挤了一大片。

    他这些日子已经在江淮坊间传开名气,说有个居士不忌讳妇人问佛求道,有疑惑困难,都可悉心开解,已经很受妇人们的欢迎。

    前朝佛教兴盛,妇人们居家无事,便喜欢寄托宗教。乃至在僧人劝导下,散尽家财供奉香火,大大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前朝皇帝下令严禁妇人进寺庙,只是哪里管得下来,私下还是香火繁盛。

    如今虽已改朝换代,但禁令威名犹存。

    难得有精通佛法的居士既愿意替妇人布道解惑,又不劝她们供奉香火,很快便传开了名气。

    灵山居士,从始至终就是这样一个人。

    心怀万民,不以身份芥蒂;怜悯悲苦,仍有救世之心。

    在元苏苏所识的所有人之中,是最无限接近于圣人的一个。

    窦崇光正在供墨楼下,洋洋洒洒地讲着佛法。

    山间青雾褪去,晓日才照林间。方寸山的顶端,高高一座钟楼成了他的背景。僧人登楼敲钟,声音渺远,飞鸟振林。

    提着衣裙起坐告别的妇人们渐渐散去,窦崇光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往下山的道上看去了一眼。

    十日前,那位小姐说今日会来见他。

    他早看出那位小姐出身不凡,气度拔群,行事也十分英气大方。

    又是一口说出,对他的治世之论感兴趣。

    窦崇光很是惊讶。

    他平日从来不谈议朝堂政事,亦从不对人出口治理方策。不过是那日一句有感而发,便让这位小姐注意到他胸中似有丘壑。

    这是一个目光敏锐的人。

    窦崇光这样想着。

    并且,是见过世面,见过民情,也关注朝堂的人。

    窦崇光十分感兴趣。

    他知道世俗对女子束缚太多,寻常并不会愿意对女学生讲这些。也不知她师从谁她母亲可也见闻开阔

    等到此时,还未看见来人。

    窦崇光也按得住气,与僧人谈笑。

    顷刻间,有僧人说“前面有香客,好大的排场。”

    窦崇光看过去,只见两顶轿子行来。

    便如福至心灵一般,转过眼去。看见第一顶轿子上下来一位小姐,正在想如何招呼,便见后面一顶也下得人来。

    窦崇光看见还在对身旁少年絮叨的中年人,一时愣了会儿。

    好半天才出声道“子道兄”

    正在嘱咐的何清宁一愣。

    元苏苏也一愣。

    她想过来什么,打量着他们,这才问“何先生认识”

    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供墨楼五层,两面通风的房间里,四人围着小几相对跽坐,面面相觑。

    安静半晌,是窦崇光率先开口,清咳一声“子道兄多年不见,还是风姿不减当年。”

    何子道沉默到现在,也才尴尬笑开“原来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