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8. 《百越之年三次熟,一熟亩产四百斤》 ……(第2/3页)

    
    仙幕告诉他们,真的不是。

    实际上,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和地球能疟疾的克星确实不仅青蒿一种,而是好几种。

    常山,蜀漆,甚至是外邦的一种名为金鸡纳树粉的东西,都是治疗疟疾的神器,也都曾有段抗疟的神话巅峰时刻。

    东晋肘后方中记载的治疟方有三十二种首,其中应用常山的药方有十四。依据葛洪先生的记载先发服,无不断者。服之无不差者。

    唐代孙思邈老师的千金方也记载疗疟法有二十五种,提到应用常山或蜀漆者。

    唐朝的外台秘要八十五个疗疟方中,新的疗疟方三十九种,半数以上皆用到了常山。

    实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有用常山治疟疾。

    东汉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疟疾脉证并治篇以蜀漆治疟,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疟母的鳖甲煎丸,柴胡。皆沿用至今。1

    医者的能力毋庸置疑,人类的自我拯救能力在抗疟的路上再次得到了体现。

    不过博主列举的这些好似都是在大秦之后,总有种医者们不带大秦玩的既视感。

    当然我们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在秦秦南征百越,把百越纳入我华夏版图之前,疟疾的肆虐之地不属于华夏大地,自然没什么人关注过。

    再加上秦朝南征百越没多久就亡国了,故而秦之前关于疟疾的记录很少也是说的过去的。

    秦始皇听完心中一时之间五味杂陈这后世子孙又把他大秦早亡的事情拉出来鞭尸了。

    但此时大殿上还真没几个人理会秦始皇这个孤寡老人的心思。

    因为仙幕一说完就完整地放出常山,蜀漆、金鸡纳树粉的详细资料。

    于是观星殿边上的小吏就开始分批刷刷刷的抄写起来。

    诸子们也认真的观看起那些资料,不想错漏分毫。

    话说这外邦的金鸡纳树粉也是个同青蒿素一般的神物。

    在青蒿素现世之前它也曾独自扛起抗疟的旗帜,为外邦带去无数的财富。

    为外邦带去无数财富

    整个大秦人的视线皆专注在这句话上。

    这是华夏的钱被外邦人赚走了还是他们去赚别人的钱

    疟疾并非华夏专属,任何一个雨热优越的国家都存在疟疾这个鬼玩意儿。

    而且这玩意儿同众多疾病一样热爱传染人的同时不挑人。

    于是贩夫走卒黔首将士逃不过,王侯将相等管理层同样逃不过。

    在遥远的秘鲁,他们的王侯将相伯爵家也没有逃过疟疾的死亡拥抱,他的至亲感染了疟疾。

    观星殿上一堆王侯将相们背脊一凉,哟吼,这不就是在影射他们也同样逃不过疟疾的死亡拥抱

    而作为王侯将相中顶级存在的秦始皇、王相、王贲等人就完全不在意这些玩意儿,当他们下了决定攻打百越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了。

    他们能接受最坏的结果。

    感染疟疾的伯爵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倾全国之力也要找出治疗方法,于是产自安第斯山北的金鸡纳树的树皮粉就进入了这个国家管理层的眼中。

    治好总督,并缓和国内疟疾狂潮的同时,他们用金鸡纳树粉建立了从利马到欧洲的商业通道。

    金银铁矿、宝石珍珠纷纷涌入他们的手中,金鸡纳树粉以一种强劲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傲视群药。

    仙幕出现一幅世界地图,形象生动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