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章 二合一(第3/5页)

    闭一只眼的结果。

    毕竟原主对孟长明的感情还没彻底消散干净,万一他提前送孟长明去与原主团聚,这具身体里残余的情绪永远散不开,岂不是得不偿失

    唐臻想过,以孟长明的聪明,很快就会发现他的敷衍,然后正视太子的改变,但是没料到,孟长明的敏锐远超聪明人的范畴,竟然能抓住破绽看透本质。

    不过这又怎样

    孟长明的怀疑,永远都只能是怀疑。

    唐臻没有原主的记忆,可以推脱因为年初的中毒,很多事情的记忆都变得模糊。

    这个理由同样可以解释他的性格变化,人经历生死,总要发生改变,哪怕是孟长明,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燕翎和李晓朝至今都没有在唐臻的身上发现破绽。平安因为私心,曾特意回避太子,以至于生出心结,完全不愿意回想过去,更不想探究太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程守忠频繁接触的太子是唐臻,对太子的印象也自然而然受到唐臻的影响,昌泰帝同样欣然接受太子的成长。

    陈玉、梁安、胡柳生、已经亡故的施承善、内阁的朝臣全都已经接受太子的改变。

    岑威和施乘风更是从一开始,对太子的印象就是唐臻。

    孟长明的怀疑就像是深夜中微弱的萤火,即使永不熄灭,也很难威胁到唐臻。

    因为不会有人相信。

    哪怕孟长明能拿出关键性的证据引人怀疑,只要原主没有重新出现,也不会有人相信。

    京都需要太子,圣朝也需要太子。

    昌泰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平静二十余年的京都频起波澜,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先是岑家村横空出世的震撼,又有小小红莲持续影响各地的荒谬。

    太子的地位反而远胜从前。

    毕竟这是个孔孟礼学盛行,讲究天地君亲师的时代,大家都是体面人,谁都不愿意背负叛臣的恶名。

    相比之下,末代皇帝自愿让位,无疑是最体面的遮羞布。

    昌泰帝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得住,太子就是最后的体面。

    如果这个太子是冒牌货,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孟长明的额头不知不觉间布满汗水,目光定定的凝视不久前被打翻在地的砚台,眼底的晦涩明暗交错,难以平静。

    他找不到唐臻的破绽。

    唐臻能想到的道理,他也能想到。

    找不到唐臻的同党,孟长明不敢向任何人透漏这件事。

    稍有不慎,真假太子的闹剧就会令他成为众矢之的,无法预料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早就与他断绝关系的孟氏和陈国公府。

    然而无论唐臻的说辞和表现有多完美,孟长明都更相信自觉,唐臻不是太子

    替换东宫太子,必然做不到悄无声息。

    陈国公府没做,三省总督的反应也不像是知道这件事。

    孟长明生出怀疑之后,曾对李晓朝百般试探,得到的反应却处处在预料之外,只能承认,李晓朝对这件事毫不知情。

    如此有嫌疑的人只剩下岑威。

    陈玉、梁安、胡柳生和他们背后的势力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看来,从前是我低估了你。”孟长明意味不明的勾起嘴角,拿起随意放在桌上的书晃了晃,问道,“太子心中自有丘壑,可还需要我的教导”

    “承蒙老师照顾,孤乐意至极。”唐臻当然不会拒绝。

    那些言语晦涩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