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七七章 大一统·国葬(第1/3页)

    庐州会战的胜利并未给大宁朝廷带来一丝的喜悦,自从接到于庆武战死的消息之后萧彧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御书房中,一连两日不见任何人,送进去的饭菜也一口不曾动过。

    最终在太子和诸王的请求下,与皇帝怄气的皇后出现在御书房外,她叹了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心疼吗”仲柔兰轻声说道。

    “你是来看我的笑话的吗”萧彧沧桑的声音回应道。

    仲柔兰看到萧彧呆坐在椅子上,面容憔悴,走上前去,说道“于庆武是忠诚的勇士,没有人有资格取笑他,他对你的忠心天地可鉴,要说有,或许是嫉妒吧。”

    “我早该想到的,他根本不是因为担心掌权过盛向我要官要爵,而是决心赴死,将家人托付给我。”萧彧极度痛苦的说道,他的心如同刀割一般。

    仲柔兰转到萧彧的身后将手放在他的太阳穴上轻轻揉着,缓缓说道“你是皇帝,你不能悲伤过度,异族还在我中原大地上肆虐,你这样就真的对不起于庆武的死了。”

    “于庆武当年从宝庆过来跟我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大宁朝能有今日是他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的,我承认我从来没有对他放心过,对他的监察从来没有放松过。”

    “你是皇帝,这些都是应该的,于庆武人品贵重,在朝堂上,在军中都是非常好的人缘,他不会怪你的。”

    萧彧缓缓起身,说道“你说得对,我不能颓废,于庆武的死已经让大宁军方半边天塌陷了,我得尽快补齐这半边天,不然真的就辜负了于庆武。”

    于庆武薨逝的消息传到洛辰十三日后他的棺椁被运送道洛辰城,大宁皇帝陛下携皇后及诸王在洛辰郊外三十里处相迎,而后命令诸王亲自抬棺。

    而后皇帝下旨于庆武陪葬帝陵,这是大宁开国以来第一个陪葬帝陵的功臣,同时皇帝强硬的让于庆武的棺椁暂时停放在洛辰城外的邙山上,立衣冠冢,举行国葬,待收复金陵后将棺椁下葬于金陵早已修建好的帝陵中。

    国葬举行后第三日,大宁皇帝再次下旨,追封于庆武为泉阳郡王,独子于北辰承继皖国公一等公爵,世袭罔替。

    国葬后第五日,大宁皇帝萧彧第四次下旨,将颍川军和于庆武旧部合兵一处,共计十二万人,赐名庆武军,永镇边陲,为国戍守。

    国葬后第七日,大宁皇帝再下旨意,封于庆武为庆武军永远的统帅,宿松伯于庆宇为庆武军第一任指挥使,署理庆武军所有事务。

    于庆宇在国葬一个月后率领庆武军驻扎在琅琊,于庆宇到任后第一道军令就是向左庆宣战。

    “庆帅和老十三亲自去洛辰参加了于庆武的国葬,可惜了一代名将”蒙琰看着从洛辰过来文书悠悠的叹息。

    “他以前也是您的部下,您心里难受我知道,不如我们在大湖上遥祭一下”顾清风提议道。

    蒙琰摇摇头,说道“不了,他赴死之前的意思是求我照顾他的家人,这时候我就不添乱了,萧彧是个多疑的人,如果我做了遥祭的事情,怕是于氏一族都不会好过,而且以萧彧的脑子,一定能猜到宣松出兵与于庆武之间的关系。”

    “唉,人心啊”顾清风叹道。

    虽是不能公开祭奠,蒙琰还是带着顾清风和几个孩子在大湖上私祭了一番,蒙琰看着一旁打闹的周楠和霍禹心中又想起了蒙婉姝和周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