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章考课前十生员学问(第1/2页)

    “不知兰哥儿来此是为何事”

    贾凝开口问道。

    “前些日子凝叔借给的书还未还呢,这次我是特意来还书的”。贾兰说着便抬眸看向素云,示意她把笈囊拿出。

    贾兰顺势在其中拿出一本书,只见那本旧书正面上印着四个大字,“昔时贤文”。

    这本书倒算的作是蒙书,所以贾凝才能借与贾兰。

    贾兰双手拿住这本书,缓缓递向贾凝,小脸颇为严肃,道“完璧归赵,谢谢凝叔借的书,我家中藏书颇多,如果凝叔有要借读的书尽管开口”。

    李纨教了贾兰不少待人之道,这也是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有规矩,懂礼貌的原因。

    贾凝抬手把书接了过来,微微点头,笑道“没想到兰哥儿年纪不大,如此懂得礼貌,比我当时强多了”。

    贾兰笑了又笑,道“我娘平日里常说家中的礼仪,就记了下来”。

    贾凝同贾兰闲聊了片刻后,贾兰起身,小小的身子微微弯下,拱手道“天色渐黑,改日再闲聊如何”

    贾凝也不再坐下,微笑道“你执意如此,那我便不留你了,只能送送你”。

    他让贾兰先走出偏厅,自己随后再走。

    一路送贾兰到家门前,这时贾兰说道“凝叔停下吧,我这便告辞了,不用再送我了”。

    贾凝点了点头,扫了一眼贾兰身后的素云,道“也好,有珠大嫂子身边的丫鬟在,我便不再担心了”。

    见贾兰转身离开,贾凝在自家门前目送贾兰离开,随手抬起袖口,将一只手藏于身后,顿时布衣的袖口在微风中飘然吹起。

    送走贾兰之后天色已经黑了,贾凝也不再玩纸牌,而是经直走向吃饭

    之处。

    饭桌之上,薛芸早已等候贾凝多时了,这也是贾凝每日准时前来原因。

    桌上有一小碟花生,一碟小咸菜,一大盘鸡蛋,主菜有一条大鱼、鸽子汤肉,全用玉盘盛装,最后还有两碗米粥。

    这就是明代小户人家简简单单的一顿饭,陈舜系的乱离见闻录中记录,万历年间的广东地区,斗米只要二十钱,一斤肉不过六七钱,一斤鱼一二钱,尽管贾凝身在京城,价格也不会差的太离谱。

    吃饭过程中,贾凝和薛芸闲聊了几句家中之事,最后薛芸询问了一番贾凝在书院的一些事情,贾凝也是一一回答。

    吃过饭后贾凝直接走向自己的书院,除了温习之前学的知识,还刻意加快了读书的进度。

    贾凝坐在椅上,摇了摇头,轻轻笑了笑,心道“四书中有些圣言语句还是看不懂,只能看看先生写的注解理解一二”。

    不久之后,吃过饭的彩薇轻轻推开屋门,趁贾凝没注意便偷偷溜了进来,紧随其后的晴雯也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为的就是不打扰打贾凝读书。

    只见晴雯小心坐在贾凝身旁,俏脸轻轻笑了笑,颇为心满意足。

    彩薇则是自己拿着蒙书,在一旁仔细默读,遇到不解之时只是微微蹙眉,不想麻烦贾凝解答,不过贾凝有时看见彩薇蹙眉,便会询问一二,再后为她解惑。

    日复一日,一天过去了,彩薇和晴雯心中都觉得今日过的比平常快,贾凝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时间过的比起他前世要慢的多,甚至一度假想现在不止24小时一天。

    清晨,夕阳缓缓升起。

    贾凝在彩薇的服待,晴雯的观看之下穿好了衣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