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八章 广州的发展(第1/3页)

    此刻广州风和日丽,自从当初程知节平定蛮族叛乱后,农业学府与医舍便在广州这边开始扎根下来。

    也许因为在这里的生存环境,比北方要来得恶劣的多,所以农业学府教授百姓耕种田地,以及医舍医者进行治病救人,这让他们更容易受到当地百姓的接受。

    甚至这些年耕耘下来,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

    此刻若望向广州之外,整个广州最是常见的,便是三样耕种的作物。

    一种是甘蔗,一种是红茶,还有一种自然就是水稻了。

    是的,广州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水稻,甚至还是占城稻。

    当初袁客师所在从真腊那边弄来的占城稻,自己尝试在广州这边种植,能有个一年两收的成果,实际上若不是地力跟不上了,一年三收也不是做不到。

    即使如此,这种东西的出现也让袁客师感到惊喜。

    在离开广州之前把种子带到高陵学府,现在依旧在学府中培养,想尝试在北方种植。

    这成果是有的,不过,李泰觉得现在小麦还能支撑不断上涨的人口,所以这东西现在更多的还只是进行实验种植,将其改造培养更适合北方地区进行耕种。

    同时也积累种子,毕竟袁客师带回去的种子才多少,想要大规模的培养终究需要时间。

    此刻,一个年轻人正在田地中辛勤劳作,因为气候原因,哪怕是现在是将过年的时节,但也能收割到一波稻谷。

    广州这边虽算一年三熟,但粮食也不能说是多得吃不完。

    因为还要跟南方蛮族交易,蛮族虽已经逐渐汉化,也开始过起半农耕半狩猎的生活。

    但是他们只要还没完全汉化,那他们的耕种技术大概就是撒把种子,看天吃饭的程度。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粗糙的耕种技术,所以这些南方蛮族已经逐渐成为熟蛮。

    他们懂得汉话,说得汉语,甚至已有耕种习惯,但还是在各种不同的山间盆地窝着。

    “六公子,今日真辛苦你了”一个颇是中正沉稳,但依旧年轻的声音响起。

    “王景贤,你莫要客气,今日就当做活动筋骨了”冯智玳此刻倒笑呵呵道,

    “而且你让我过来割稻,说实话看着这些稻谷被自己收割,倒有种丰收的感觉”

    “六公子能习惯便好”王志方听到冯智玳的话,笑着道,“我已经给六公子带了便服,等到学院里沐浴后,一起吃我们学府特制的茶点”

    “我可不能错过”冯智玳看着王志方道,“你们学府最好的地方,便是这时刻都有准备的热水,说实话,就算我家府邸都未必能准备得如此充沛。”

    王志方说道“这多少还是托了魏王的福气,在清远勘测到一座小煤矿。

    魏王便在上几批派遣过来的学员与教员中带了不少工匠,在当地修建了个小煤窑。

    这煤窑太小,供应整个广州做不到,但供应农业学府一家煤炭用度,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这话,冯智玳也能感受着王志方言语之中的自豪之感。

    说实话珠江三角州,就算在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但这里依旧发展得很不错。

    从广州这个州很不一样,大唐对岭南道其他州都是被贬的官员才会来这里。

    但只有广州那是只有官员升迁会被派遣到这里来,从这里就能看出实际上广州的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