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三章 钢铁城(第1/4页)

    「江南茶园计划」

    李泰看了看自己做了计划的文档,往里上面增添了几笔,然后便合上了,这项目算是立项了,然后把文件递给白鹤,道,「把这计划放在乙等柜子中。」

    白鹤从李泰的手中拿过文件夹,来到李泰的藏书室中,走到里面有甲乙丙丁四个书柜。

    其中丁字书柜上的藏书最多,而丙字书柜上的藏书最少。

    这书柜上的书籍,并不是按照重要性去制定的,对李泰来说每个计划都很重要。

    只不过,若是有人去翻阅了一下丁字书柜,就能见到其中包括不限于秦岭天桥渤海跨海大桥江南大开发总而言之,白鹤看着堆积如山的卷轴,只感觉脑袋爆炸。

    哪怕很多东西她上面的字每个都认识,但真把这东西给弄出来,自觉地是天方夜谭,但恐怖得是,魏王居然还真一个接着一个的在实现。

    丙里放置的是当前情况下值得讨论的实施的计划,现阶段放着的就三个。

    一个是长洛驰道,一个黄河大桥,以及现在自己手中抱着的江南茶园。

    只不过,当项目开始启动并且向这边投资资金时,这项目就能放到乙等柜子中。

    至于什么时候放到甲等柜子里,那就要等到这项目开始盈利再说了。

    不过,农产品的事从来不是什么立竿见影的,两年三年的磨蹭十分正常的。

    李泰觉得等到第一波茶叶顺利收割,少说也需要三年的时间,这已经算得上是快了。

    不过转念想一想,这时代的茶叶虽然也算饮料,但到底没有陆羽带起的风气,距离茶叶真正成为风靡大唐的饮品想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否则自己也不需要弄什么围棋大赛,来给茶叶炒作了。

    毕竟除了自己,想来也没有谁会关心整个大唐的茶叶产量,真是感觉孤独与寂寞啊

    不着急,安安稳稳发展茶业就是了。

    李泰把心思从这件事情上抽离,放在下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继续整合自己手上的炼铁业。

    想到这里,李泰便抽出洛阳钢铁城的计划书开始看起来。

    随着朝廷的同意自己建立甲胄的制铁场,李泰马上便开始整合手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炼铁作坊,在洛水下游寻找到一片靠近南关码头的地方,开始建立城池。

    这是学含嘉仓的。

    大唐经历了隋唐战争,更亲眼见到把粮仓建立在城池外,然后被瓦岗寨给占领后,农民起义军是怎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滚雪球的。

    所以李世民充分发挥这经验教训,直接给粮食建立了一座城池,这就是含嘉仓的由来。

    史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为1266万石,而含嘉仓就储粮583万石,占近12,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正是含嘉仓的存在,为什么每当朝廷在长安没饭吃时,便果断迁徙到洛阳来。

    因为这里是真的有粮食存放着,随时准备达官显贵与皇亲国戚过来吃饭。

    而李泰整合自己手中的钢铁作坊成为一座真正的钢铁城。

    某种程度上来说,那真是比粮食要更加敏感,所以这城市要是建立起来,那来往进出了人更需要严格的排查,甚至就算材料送入多少送出多少,都是要详细比对的。

    因为铁这种东西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非常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