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块一十三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第2/3页)

    同时,李泰看着不断播种的农田,心中思索着,

    “等到秋耕结束,也是要开始组织人手前往沧州了,不过还是要等淳风回来啊”

    没办法,自己现在手上真正能独当一面进行干活的人,也就只王真儒与李淳风而已。

    王真儒需要负责幽州内部的道路建,这点是不能放下的。

    因为天津城开市了,渤海周围的异族已经逐渐乘坐船只来天津城来进行交易了。

    同时一些前往草原的商路也会特意来到天津城进行补给,毕竟出了幽州后,基本上就没这么稳定的补给点了。

    而伴随着天津城成为通商口岸,在去年时,这点还看不出什么来,但今年李泰能明显感觉到来往天津的商旅已经越来越多了。

    只不过因为整个天津城都在日新月异的建设中,所以这些商路的增多显露不出什么来,但李泰明白天津城的腾飞已经开始了。

    而为了更好承接这一波红利,李泰明白天津城本地的基础设施肯定要建设好。

    说到底天津城才是自己的根基,所以王真儒是不能轻易动,只能等李淳风回来。

    事实上,随着农业学府的学子们在河南各州县村落教授当地的百姓们种植小麦,并且在当地建立农学社一点点的扎根在当地,李淳风果断带着河南那些因为水灾而导致无家可归的流民回天津了。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地世家随着补种冬小麦,缺少劳力的迹象开始有一点抬头了。

    毕竟这些世家原本不愿意收留那些流民佃户,那是因为原本这一片地方种植得粟米,小麦不常见,更不是秋天播种。

    但现在农业学子们来到,推广起了冬小麦,那世家豪族因为缺少种植的人手,所以收拢一些成为流民的百姓为佃户,也是常有的事。

    尤其李淳风发现这些收拢的流民好像有几分意动时,李淳风知道,河东这地方不能待了。

    毕竟只要有留在老家活下去的机会,谁又会背井离乡去往外地闯荡呢

    所以,李淳风当机立断把剩下带不走的物资转交给了杜如晦,自己没任何的迟疑马上带着剩下人跑到德州,那可真的风驰电掣,快得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这李淳风倒是有点意思”杜如晦看着李淳风转交自己的物资单,不由笑了笑。

    “还请杜相勿怪,想来淳风也是怕燕王砸下了这么多的钱粮,结果都白砸下了”

    马周到底也看出了李淳风为什么走得这般干脆,果断对杜如晦进行安抚。

    “发现苗头不对便是当机立断,一路上更是做好了撤离河南的准备,要知道他调度得可是数万流民,可不是数万军队”

    杜如晦说到这里,却是看了一眼马周,问道,“如果换了你,你觉得能做到这般迅捷吗”

    “”马周听到这话不由皱皱眉头,但最后还是摇摇头。

    虽然一直以来自己也指挥着徭役干活,但想把这些流民这么井井有条却又快捷的撤离出去的确做不到。

    而事实上,马周做不到是因为把这些流民当成是人了。

    但李淳风不是,李淳风是纯粹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是数据,这数个月来对流民们进行各种有意识的训练与暗示,让这些流民要遵守自己的制度。

    然后自己对撤离河南的整个流程进行了拆解与模块化处理,每一步都尽可能的计算,等撤离这天让流民们照做就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