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48. 第 248 章 叶林跟两位府医的医患……(第1/3页)

    叶林跟两位府医的医患关系十分和谐, 看病过程中不但请教医理,甚至时常跟两人提出些建设性的建议,鼓励他们开展研究。

    如今中医虽然极为强盛, 但医学方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提高的,比如常用中成药的制作, 比如青霉素的提取。

    青霉素可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能够有效杀菌的药物,对外伤造成的细菌感染十分有效, 在医学上有跨时代的意义, 二战时期救了数不清的人命,和平年代也是必不可缺的。

    叶林自己并不是学医的,只是知道信息和方向罢了,如果这么凭空提出来, 谁都会怀疑。更何况知道方法,距离做出来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他思来想去,觉得倒不如请专业人士来研究的要事半功倍。

    就如这个青霉素吧, 他以前看过网上土法制青霉素的小视频, 另外电视剧里古代提取青霉素的剧情, 甚至详细到了每一个步骤,若他脑域恢复, 必定都能回忆起来。但他也看过科普帖,同样的步骤,提取出来的可能不是青霉素而是展青霉素。

    后者可是有剧毒的不过多了一个“展”字,就从救命药变成了毒药,偏偏二者性状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起码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若鲁莽行事,到时候一针下去, 不但没能救人,反而害了命。

    而且即使成功提取出了青霉素,可社会整体的化工技术水平不到一定水准,还是无法实现量产,因此之前他想想就放弃了。

    不过经过弘晖的事,他的想法已经变了。

    确实,医学进步十分缓慢,也许实验了无数次,结果还是失败,也许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无法点亮下一阶段的科技树,但物理化学生物,又有哪一科不是这样呢进步必定伴随着如山般庞大的困难,没有正确的方向和愚公移山的毅力,是不可能翻越山川河流的。

    起码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正确的方向,已经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不是吗

    如果不去做,那么就连前进的希望都没有了,永远只会被困在原地,但如果开始了,那么或早或晚,成功总会到来。他和四爷一辈子不行,还有弘晖、晨哥儿这一代人,还有之后的无数代人

    人类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前行,才能迎来文明的曙光。

    叶林下定决心,等他脑域恢复,就开始一场注定会失败无数次的努力。这会脑子空空,只能暂时延后。

    不过显微镜小时候上课接触很多,结构也不复杂,他还是记得的,既然胤禛喜欢,那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把立式显微镜的图纸画出来。

    他先提笔将凸透镜的正面侧面斜面,各种角度都画了下来。还细心的注释上几个要点镜片的标准就是清透如水,不含裂纹杂质,要打磨成中间厚边沿薄的。

    因为这样的材料难找,所以先打磨成较大的,中间更厚一些的,因为从大往小改容易,小的想恢复成大的就不可能了。找来的材料大小不一也没关系,配合起来刚好分别做目镜和透镜。

    至于反光镜,可以是平面或凹面的,用来反射光,照亮物体。

    只要有了合适的镜片,其他的外壳支架都好说,听竹轩就能找到合适的材料,等镜片拿来了,先用这些材料做个简易的,等他调试好合适的距离、大小,达到最高倍数时,再让匠人用好木料按着模子打造外壳,整体装配起来。

    如此一算,从找料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