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172 章 聊的尽兴吃的满足,叶……(第1/3页)

    聊的尽兴吃的满足, 叶林回去就踏实的一觉到天明,全然不知胤禛和弘晖还忙活兴奋了许久。

    结束了长长的一次讲学,胤禛拉着弘晖仔细嘱咐了一番才放他去休息, 而弘晖则连夜将重点记下梳理, 有些不能让外人看见的话,他还用叶林教过的拼音记了下来, 加上体会到的心得感触,竟然足足写满了一本活页夹, 虽熬到很晚,但他第二天仍旧精神奕奕, 只觉得这一日的成长, 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答, 非要说的话,就好像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在回看过去的自己,才明白, 那时的想法和话语是如此的孩子气。

    先生所讲道理对他三观冲击之大,甚至让他再看身边的小太监、哈哈珠子们的言语行为, 都有了不同感想, 更能猜到他们背后的意思和动机了。

    接下来的日子,弘晖时不时就要将这些笔记拿出来再次翻看,每次竟还有更多新的领悟,直叫他欣喜不已,又更加叹服于先生的智慧。

    但受到影响最大的, 还是胤禛,他比弘晖多了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从高高在上的皇贵妃养母身边长大,再回到并不亲近的生母身边, 两位母妃的不同、周围人的眉高眼低,叫他明白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自小与太子一同养在宫中,看着皇阿玛精心教导太子,皇阿玛的偏爱太子生来就有,而自己却要费心争取,才能得到皇阿玛的一次夸赞,这让他明白了即便是亲兄弟、有同一个阿玛,可命运却是不同的。

    这些幼时经历,让他早早的能察觉别人的情绪,也让他开始揣摩别人的心思。看的多了,想的多了,渐渐的,他也生出了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虽然不一定能够猜透别人的心思想法,但感受到别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下的情绪和偏向,变成了如吃饭喝水般轻而易举的事。

    虽然没有长了张能将人说得神魂颠倒的巧嘴,但凭着自己的灵敏感知和不懈努力,这些年也还算过得不错。

    只是如今局势日益复杂,皇阿玛与太子间的关系莫测,想要自保也并不容易,府里虽养了几位先生可以出谋划策,但自己深陷谜团中,总让人感到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前路和方向。

    兄弟们都在他们自觉正确的那条道路上前进,这条道路遍布迷障和岔路,它只有一人宽,左侧是山崖,右侧是绝壁,谁也不知下一步是不是悬崖。

    这条路虽艰险,但幸运的人却能获得外界的帮助,太子如今虽与皇阿玛生了些龃龉,但他的路可是自小由皇阿玛亲自扶着走的,而索额图不论对错,至少也给太子起到了引领作用。

    大哥直郡王更不必说,生母惠妃、以及惠妃堂兄纳兰明珠皆对大哥指引颇多,加上他身为长子,皇阿玛也对他关注有加,他的路走起来也是获得过很多助益的。

    可是如自己、老八和十三这样的皇子,却只能万事自己摸索,是对是错,磕碰摔跤,也只能自己受着。

    胤禛扪心自问,养成如今这样做事小心谨慎的性格,未必不是自己小时候吃多了教训的缘故。如今知道,若出了问题,没人能替自己兜着,又怎能不用心可再如何小心谨慎,即便是做的事没出任何问题,可面对未知的未来,无人能去指引,依旧会心中彷徨。

    而子玉则不同,他生活环境单纯,不懂太多人情世故和做事用人手段,也从未体会过深宫大院中规矩森严、复杂难言的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