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3章 第 103 章(第1/3页)

    现在朝廷对外贸易还是十分顺畅的, 但嗅觉灵敏的人已经发现苗头不对,皇上对外的态度似在转变。对他国前来外贸的商船,康熙本就十分谨慎,现如今只怕更要收紧了。

    历史上之后几位开始闭关锁国, 结果这边还觉得是上国、万国来朝呢, 可谁能想到数千年封建王朝这么过来了, 不过短短几十年, 人家突然工业革命、飞跃式发展。晚了一步,再追赶起来可是千难万难,变成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每每回忆起那段历史, 任何一个国人都会心中含恨,明明几千年间, 各方面都半点不落人后, 甚至说是领先绝大部分国家,怎地突然就变成了那般的境况谁能不恨

    若有能力改变,想必任何一个国人都会拼尽全力扭转乾坤。叶林亦是如此

    叶林眼珠转了转,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具在,碰巧提起这个话题,那他可得多说几句,让四爷心中留下个印象也好, 说不定他登位后能继续开展海贸呢

    因此他一边思忖一边说道“学生认为对国家而言,贸易的好处那可是极大的学生读了一些史书,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贝勒爷可愿意听学生絮叨几句”

    叶林给他献过好几次策论, 从最初的防疫说,助农说,到后面的治河论, 安置流民论,无一不是言之有物、行之有方,讲解时沉稳镇定,侃侃而谈。胤禛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情绪外漏,激动的红霞满面,眼中流光四溢。

    且叶先生历来遣词造句都比较谨慎,从不夸大其词,这会竟用上了极大的、有些了解这样的字眼,倒是显出十分的重视来,那肯定得听一听。

    他便邀请叶林一同回到书房安坐,捧了茶,准备听个仔细“先生请讲,我洗耳恭听”

    叶林确实有些激动,酒足饭饱,坐也坐不住,干脆站起来踱着步子,整理思绪。将店内的大理石砖挨个走了遍,这才停下,就听他道“齐国丞相管仲首先提出市农工商,当时虽为有重农抑商,但自汉武帝起却变成了阶层排序。

    历来商人排在最末,学生也知是朝廷不鼓励商人行商的意思。商人行商低买高卖,未免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且商人到处行走容易搅乱各地管理。更重要的是。如果放任商人做大,恐怕。有许多农人放弃种田转为商人,导致田地荒芜。”

    胤禛点头赞同“确实是如此,商人过多并不有利于朝廷的稳定,且如今的情况许多人尚且吃不上一顿饱饭,若有更多人放弃耕种,饥民会更多。不过朝廷也并不是一味重农抑商,只看十大商帮已经遍布大清各地,就知道目前商人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朝廷还是需要商人沟通南北货物的。”

    叶林眼睛一亮,看来四爷并不是持有传统重农抑商的观点,认为商人的危害大过益处。但应该也没有对商贸很重视,不过如此,正好有他发挥的余地“学生认为,国内商贸暂且不提,国际商贸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自汉朝时,朝廷派遣大量人力物力开拓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而行,通达几十个国家,将大量的香料珠宝等物运送回来,许多香料现在已经融入百姓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别的都不提,就苜蓿一物的功劳就不可限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认识到商贸的好处,丝绸之路不断发展,又有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之多。”

    “到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