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5章 元宵(第1/3页)

    大宴之后, 年还要热闹许久。正月初二,皇子轮班祭堂子,之后还有重华宫茶宴、皇帝与太后新年宴。

    正月初七至十七, 太庙挂庆成灯;正月十五,赏花灯、放烟火、再宴朝正外藩。

    如果说腊月的冰嬉戏,放爆竹就像西餐中的前菜, 让人心里满含期盼, 那除夕和元旦则是正餐, 让人饱腹感十足。

    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最美味的甜点了,适合全身心的放松下来, 静静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时光。

    叶林自然也不能免俗, 吃过了晚膳, 就带着四个墨和叶家人一起来到了地安门,京城元宵灯最多的一处地方,慢慢逛起来。

    各色的灯, 花样多极了,有绢纱做的、有玻璃做的、还有冰灯, 款式更是可以集成一本厚厚的图册了。

    有小兔子、小鸟的动物类型, 晨哥儿和萱姐儿现在就各自拎着一个。也有山水、楼宇这样的风景的;美人、钟馗等人物的;有葡萄、杨梅、荷花这种花草的, 数不胜数。

    叶林最喜欢的,还是各种冰灯有冰龙灯、冰狮子灯、冰花灯、冰塔灯等等,也有雕刻成著名人物的,各个看着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且冰灯就是穷人家也能做,有模具,有水就行。冷水冻出来的就是白色的,开水冻出来的就是透明的, 白天看上去晶莹剔透,夜晚则熠熠生辉。

    有些鸟兽雕刻的极为精致,让叶林忍不住想拍照留念,可没有相机,只能驻足细细观赏,有些遗憾。

    一家人一路边聊边逛,走了几条街,到了东四牌楼,在这里找了家茶楼进去歇脚。

    茶楼里也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向他们一样逛了许久,为了能缓一缓脚上的酸痛,只能选择拼桌,叶林一家在人群中挤了又挤,才找了一桌勉强坐下。

    从二层窗户望出去,街上灯火辉煌,人多的摩肩擦踵,难得在这个时代让叶林想起了他在现代挤地铁时的盛况。

    店小二大冬天已经跑出了一头汗,但还是像一条灵活的鱼一样,拎着茶水,举着点心,自如的穿梭着。

    南来北往的人都在京城齐聚,抄着各色口音,一点儿不见外的跟同桌、不同桌的人聊着天。

    叶林一家点好了茶水和点心,正等着小二上茶,就听一青衣少年操着吴侬软语,积极的向身边人推荐道“苏州的元宵节可不比京城差,除了各色彩灯,还有猜灯谜,猜中者可得巾扇、香囊、果品、食物呢。还有圆子吃,里面包了核桃仁,以白糖为馅,一口下去,香软甜腻,可美味了。”

    另一人听了,笑道“我家在湖北黄安,也有元宵吃,我们那还有舞烛龙,采茶灯,以十二个童男扮女妆,各人带灯一具,称为“茶娘”,口里唱采茶调,举灯唱歌,还跳舞咧。”

    这青衣少年有些不服气,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但自己老家可不能被比下去“苏州也有特色的呢,我们会用松枝竹叶在通衢扎棚,白天悬彩,晚上燃灯。还会放烟火,对了,还有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

    叶林一家人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还没等到另一人回答,隔壁桌的一个皮肤有些黝黑的精瘦汉子就笑道“苏杭是精巧繁盛,但我们福建人最重视灯会,明人谢肇淛说:“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

    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一灯,则俗称为“添丁”。自十一夜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