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0章 69.献方子(第1/3页)

    挣钱的新门道

    最近皇阿玛让他在户部跟着查看账务, 了解了财政收支。大清国库总体来说,还是能收支平衡,可每年结余也不多。若是哪年遇到各地灾害较多, 恐怕国库都不一定支付的起。

    每年收的税虽多,可皇阿玛经常会给受灾地区蠲免钱粮,再加上水旱灾害需要发放钱粮救助, 开销更大。

    朝廷也穷啊

    还好皇阿玛西巡、南巡的花销基本上走的都是内务府,没用国库的钱,不然只怕更难吃得消。

    能提高国库收入,开源节流的新门道,一时半会可不好找。

    刨除了这个, 其他方面又有一些是容易遭忌讳的, 比如军政、吏治等,那是碰都不能碰。

    剩下可选的就不多了。增产的好种子

    马铃薯、番薯还待明年开春种植,等叶先生的试验田出了结果再说也不迟。

    思来想去, 胤禛决定先用菜肴福寿全、肥皂方子和温棚育苗来试水。这几个说起来多, 但叫皇阿玛看来, 估计也就只有温棚育苗能入眼。

    加上种植本来就耗费时间门, 真正看到效果, 开始推广,又不知会过多久,应该也不容易招眼。

    胤禛叫人从铺子里取了龙涎香、沉香等男子的香皂五套, 药皂两套, 剩下则是女子用的花香系列。

    又参照着叶林助农以及温棚育苗相关的两个册子, 按着左右图文对照的模板,把如何育苗和温棚建造都详细的写下,就准备呈给皇阿玛。

    胤禛进宫请安时, 康熙正在案头写福字。

    此次西巡的成果不错,与各省军政大员、蒙古贵族联络了感情,了解民生,康熙心中十分满意,回来处理了囤积的一些奏折,这两天刚闲一些,便打算写些福字,过年时赠予大臣和王公贵族。

    苏培盛抱着个大匣子在外面候着,胤禛则一路被小太监引入东侧暖阁。

    小太监打了帘子,胤禛就闻到一股龙涎香气,合着暖风扑面而来,他活动了一下被冷风吹的僵硬的手指。

    进门就看见康熙正站在桌案后挥毫泼墨,一旁小几上已经铺了五、六张福字。他忙跪下“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正低着头,屏气凝神,笔下不停,片刻后,完成一幅福字。他停下笔,品鉴了一下,字还是写的气势磅礴,才缓了口气,将笔搁在笔架上,抬头看了胤禛一眼“起来吧。今儿怎么过来啦”

    梁九功在一旁将刚写好的字小心取下来,铺在旁边晾干,另一人小太监又马上换了一张新的,细细展平在桌上,用镇纸压好边缘,才退到一旁。

    胤禛起身,上前两步,笑道“今日得了些吃食、用具,儿臣试了试,觉得用着好,特来孝敬皇阿玛。”

    “ 哦说说看。”康熙有些好奇,自己这个儿子是很少在吃喝这方面上心的,今儿到是奇了。他转了转手腕,又拿起笔,沾了些墨,继续低头写起来。

    胤禛上前帮着研墨铺纸,缓缓道“皇阿玛您今年整寿,儿臣碰巧得了一道菜,名叫福寿全,俗称佛跳墙,特献给皇阿玛,祝愿皇阿玛福寿齐天。”

    康熙笔下行云流水“好,你有心了,这名字有趣,何为佛跳墙”

    胤禛稳稳的打圈研墨,一边回道“正是形容此菜极为美味,此菜来自福州,据说一位学子吃了后,曾赋诗一首夸赞它“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香味太诱人,连佛都动了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