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41章 尔等竟敢谋反!?(第1/3页)

    越是安逸的生活,就越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

    我大元纵横天下无敌数十年,结果进入中原百年都不到,就被腐蚀得连渣渣都不剩,最后还沦落到被女真给征服,当了他们的奴才。

    而征服了蒙古的女真也想不到,他们同样是进入中原不到百年,便完全被同化,最后交出了我华夏所有王朝之中,最为耻辱丢脸的一份毕业证书。

    像是大康的这些官员,只要是在腹地的这些,一天到晚生活舒适,没有什么操心的,顺顺利利的便能升官发财,你说他们怎么可能有什么雄心壮志

    像是苗炎这种的法家官员太少了,而像是刘仁怀、苏凤这样的儒家子弟,那更是稀少。

    秀山府便是一个典型的消磨人的意志的地方。

    你都不用怎么动,每年的孝敬就大把大把的送上门来,还不用承担多少风险,你说这样的日子爽不爽

    当然爽啰

    所以历任的秀山府的官员们,都是喜笑颜开的走人的。

    现在轮到了唐友保。

    这位赐进士出身的二榜翰林院学士,在仕途上却不怎么的顺利,一直蹉跎到了四十七岁,才坐上了秀山府知府的位置。

    然后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六年的时间。

    在朝廷每年的评语上面,唐友保都是“上等乙”。

    不算是最好的“上等甲”,但成绩却是真的好。

    在他的治理下,每年的桐树种植的面积都在增加,出品的桐油也越来越多,让更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商人们和地方士绅们对唐友保的评价也是很好,只不过考虑到唐友保的年龄太大了,朝廷才有意让他再干几年之后,调到成都的巡抚衙门去养老。

    唐友保也知道自己的前途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两年他开始更加加大幅度来挣钱。

    今年的这个新一轮桐油价格,便是他怂恿着定出来的。

    从十八文一斤变成了足足五十文一斤,这样的价格堪称是天价。

    可因为需求也增加了呀

    漕运船厂那么大的订单量,去年给得那么便宜,今年可不能再便宜了。

    错过了这么一两年,说不定唐友保都已经告老还乡了,那还挣什么钱

    秀山府的情况有些复杂。

    唐友保虽然是知府,可他并不能命令所有的人。

    他的心腹也就是一个秀山府同知查之礼,也就是一直没有说话那位。

    剩下的通判、校尉,包括被吓得尿了的绣衣卫统领,都不会完全听他的话。

    大家只是合作关系而已。

    就连秀山桐油商会也不是他的狗。

    这些商人都在这里有几十年的耕耘了,已经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根本不是他能操控生死的。

    惹毛了,他们在这里闹出事情来,唐友保也脱不了干系。

    他唯一还庆幸的,是自己虽然收了不少钱,但那是商人们的孝敬,并不是他贪腐国库而来的,否则没有什么强硬靠山的他,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他才有闲心和这些人周旋,而不是强硬的掠夺。

    现在这一次的大涨价,他明知道有不妥,但仗着大康太祖有过规定,这些非民用的东西,商业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所以硬生生的要加价。

    那些桐油商会的人当然也贪财,见到知府都这么说了,自然顺水推舟的就通过了涨价方案,并且驳回了苗炎的降价请求。

    苗炎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