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三章 女扮男装?(第2/5页)

    差不多。

    只有沉家家主沉从兴,罗家家主罗贯成两人,对此表现出一番兴趣。

    沉从兴是充分吸取了祖父败亡的经验教训,明白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在大明不管多有钱,都比不上当官的。

    正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真到了关键时刻,家财万贯不如权力在手。

    因此,对于市舶司开出的从五品、从六品官职非常感兴趣。

    罗贯成则是因为族兄的关系,他的族兄罗贯中,现在正在皇太孙的三味书屋当总编纂,负责整个三味书屋的话本甄选、校正、刊印等事情。

    而且,罗贯中傍着皇太孙,挣了十来万两银子的稿费,短短一年时间,比之先前写了半辈子书挣得都多。

    因此,罗贯中对于皇太孙非常推崇,每次书信往来都要盛赞皇太孙高义,是个重信守诺之人。

    罗贯成收到族兄的影响,对皇太孙也生出不小的好感。

    只是两人动心归动心,却没人敢冒险一试。

    原因很简单,两人身上担负着族中上千口人的身家性命,岂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使家族遭受危险

    但两人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在默默记下招考时间后,回到族中挑选了几个旁系子弟参加。

    这也是商人的一贯作风,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

    相对于九大海商的观望态度,松江府当地的士绅则感到欢欣鼓舞。

    他们看中的不是什么提举、副提举之类的,而是看中了书办、属员干满三年,自动获得生员身份。

    所谓生员就是秀才,生员是官方说法,意为考中了生员就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了。秀才则是民间的称谓,属于百姓对生员的一种敬称。

    虽说考中了生员也并不意味着能当官,但好歹是有了功名,不再是普通老百姓了。

    对于他们这些世代居住在松江府本地的乡绅来说,进士、举人之类的太遥远,能捞个秀才的身份,就足以保住自己那几百亩地,让他们在当地过上体面的生活。

    不服劳役,减免赋税,见官不跪

    想想都美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尤其是被周志清顶了缺的松江知府邓处善。

    邓处善当了十三年的松江府知府,早就将这一亩三分地看成了自家的产业。

    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他在松江府的田地不多,只有几千亩,但在城里的宅院、店铺却很多。

    虽说很多都没在他的名下,但都占着干股。

    他当松江府知府的时候还好说,那些商人不敢少了他那份银子。

    现在他被人顶了职位,成了一个赋闲在家的老头,那帮商贾还会把他放在眼里

    因此,在看到皇太孙倒行逆施,罔顾国家体统,将朝廷官职当成邀买商贾的手段之时,邓处善气得当天晚上都没吃饭,连夜写好了奏疏递到京城的朋友处,让他们替他传扬此事。

    朱允熥的告示贴出后第二天,京城文武百官就议论开了。

    因为这事实在是太大了,对大明的官场影响深远。

    历朝历代建立选官用官制度之时,都规定不许商贾、工匠等贱籍参与。

    然而,皇太孙殿下却打破了这一亘古不变的规矩,破天荒地说出不论“士民工商”这句话。

    如果什么人都能当官,那他们辛辛苦苦考取功名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