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咱都辛劳大半辈子了,还不能享受几天啦!(月票)(第2/5页)

    宗理,他一听朱允熥开了个头,就知道这孙子是想宰大户呢。

    而且他甚至能猜到,这第一批接种牛痘的人,费用肯定便宜不了

    他现在只担心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这些当官的怎么办

    “老臣支持三皇孙之策”

    “也是让他们出点血的时候了。”

    其他人听到陈宗理的话,只觉得懂了点,又没懂太多。

    只隐约猜到一点,那就是三皇孙可能会在种痘苗上赚钱。

    朱允熥在解决了这件事后,又处理了几件小事,这才将众人打发出宫,让他们去各自的衙门忙活。

    至于他自己,则重新回到寝宫,守在老朱的床前伺候着。

    第二天,朝廷的榜文一公布,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虽说现在是封城阶段,但随着连续几日没有新增病例,城内的封闭已经渐渐解除,允许京城百姓上街购物了。

    只有被隔离的里坊,依然需要朝廷派发粮食、菜蔬、盐巴之类的。

    朝廷给的量很足,让不少被隔离的百姓占了便宜。

    比如说三口之家,每天的盐巴供给量是一两,足够他们吃上十天了。但官府依然天天送,有时候为了省事,干脆一斤一斤地给他们发。

    粮食和菜蔬也是,三口之家按照五口人的口粮分,还不分老少,一律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分配。

    这也是朱允熥跟老朱执政的最大区别,老朱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给你定死了。

    朱允熥则是大致画个方向,比如说每人一升的量,不分大人小孩儿,老人还是妇女都这么多。

    你家里要全是彪形大汉,那就饿一点。如果家里老人孩子多,那就算你占便宜了。

    因为一旦规定细了,就会给底层执行人员权利寻租空间,他们在分配的时候就会做手脚。

    比如说嫌你家的人不够老,你家的孩子不够大之类的。

    甚至能睁眼说瞎话,把成年人当成小孩儿对待,只给予半分口粮。

    而且,他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很受底层衙役、差役们的欢迎。

    因为简单,只要记住一人一升米就行,别的根本不用管。就算多给了一升两升也没事,反正三皇孙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就提前算好损耗了。

    只是有一点不好,就是每天分剩下的米有专人盯着,一粒都不许他们带回家。

    这也是朱允熥的一个策略,因为一旦剩下的粮食可以被差役分掉,那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剩下更多粮食。

    朱允熥之所以能想到这么多,只因为他有三个好师傅。

    不论是秦亨伯,还是杨新炉,亦或者是高明。

    这都是把书读透了,人心看透了的人精。

    他们对于大明的执政看得最为清楚,只是单方面地不想给老朱卖命而已。

    但只要让他们找到看得顺眼之人,他们也是真的全心全意辅左。

    朱允熥就是在有这些人的辅助下,才保证了自己强行监国期间没有出大乱子。

    京城百姓得知朝廷有了新型预防手段,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在他们的奔走相告之下,京城百姓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打探,哪里可以买到这种新型牛痘苗。

    没人想过白嫖,因为历朝历代就没有这个先例。

    咱大明朝能给被隔离的百姓家里发粮食,那已经是盛世圣君的行为了,谁还敢想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