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10. 第三百一十章自由奢华的汴梁40 撸猫……(第2/5页)

    前期她付出的成本高一点,给官衙的租金,和给佃户们的工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租肯定比买要便宜的多,另外,她想要短时间购买大量的上等田,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也需要有雄厚的背景。

    资金苏叶不缺,但这么买地太惹人注意了,毕竟是皇权社会,人赵氏宗族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柳金蝉只是想做生意,并不想成为关注的焦点。

    但偏偏她要种的是大宋没有的作物,不可能让靠地吃饭的农民不种粮食,改种这些新作物,即便柳金蝉承诺收购,甚至和他们签订契约,那些农民也不可能愿意。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谁知道新作物要怎么种

    即便知道方法,但第一年种,想都不用想收成肯定很少,毕竟没有经验。

    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农民们靠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积累,而新作物很明显没有这种优势。

    让柳金蝉一个个村子走访,教导他们该怎么种,也不现实。

    高效的方法只有集中种植和管理,为了短时间内铺开,而不是一点点育苗,需要的土地就得多,并且还得是上等田。

    因为上等田的肥力足,在育种的过程中,能减少许多问题,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种苗。

    柳金蝉要做的生意,并不是卖这些新作物的果实,比如玉米,不是弄到市面上卖给人吃,而是卖玉米苗。

    她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地主,和农民只能依靠那些土地,不敢随意改变不同,地主拥有更多的土地,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容错性。

    他们在见识新作物的好处后,比如玉米的高产,是可以匀出一部分土地来试种的。

    如果种得好,他们能获得更多收益,要是不行,也只是损失一些,大不了今年的收成低一点而已,不伤筋动骨。

    这就像资本家投资和普通人投资,有着本质区别。

    别看资本家拿出了一千万来试水,但他拥有几个亿,这一千万亏了也就亏了,不会多心疼。

    但对普通人而言,他拿出二十万,但这是他全部的财产,亏了就倾家荡产,甚至还可能背上负债。

    相同的道理,很多人觉得那些乡下老农顽固不化,明明是为他们好,偏偏不领情。

    但这却是他们生存的智慧,稳定能抵抗生活中未知的风险。

    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是高收益,但大概率是一场灾难。

    柳金蝉和太多农民打过交道了,即便时间跨度上千年,但人思考的东西都差不多。

    相比之下,现代农民抗风险能力更强一点,一年出错,还不至于饿死,因为有强大的国家背书。

    但到了大宋,今年没收成,今年他们就有可能饿死,甚至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

    所以他们努力维持现状,而不是锐意进取,以至于平添更多风险。

    正因为懂得这些底层逻辑,所以柳金蝉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那些地主。

    至于更需要帮扶和合作共赢的农民们,其实没人是傻的,当他们看到本地地主都去种,他们自然会知道那些是好东西。

    等观望了一两年,也摸索会了种植方法,他们自然而然会跟从。

    就像皇室是贵族的风向标,地主也是那些农民们的风向标。

    而想要和地主们达成合作,很简单,他们也有自己学习的对象,比如当地望族,比如官府,比如那些江湖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