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四九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第1/3页)

    大明1805第二四九章直接上电子管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靖垣有时间就在房间里面写设计方案,画简单设计图。

    虽然可以发传真了,但是设计图还是尽可能的少,尽可能一次单张发完。

    尽可能的多用文字来描述。

    这么折腾了将近十天,朱靖垣觉得自己基本讲清楚这个打字机的方案了。

    就余暮雪帮自己检查一下,然后送去给电报室,发往京师工部。

    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给自己当文书当然是绰绰有余的。

    朱靖垣继续写机械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

    机械式计算机早就已经有了,但朱靖垣准备搞个更加成熟的。

    甚至准备尝试使用二进制,使用灯泡开关表示结果。

    然而,机械式计算机的结构本身就极端复杂,大型计算式计算机又极端的沉重。

    如果要搞成二进制,也许会让结构简单一点,但是却会让它更加沉重。

    如果还要实现可编程,有足够的计算能力

    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在抓了十几天的头发之后,朱靖垣封存了自己的二进制机械式可编程计算机方案。

    不要机械式了,直接上电子管的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并不是战后才完成的埃尼阿克eniac。

    其实在三十年代就有人设计,在四十年代初就已经有人搞出来了小型的。

    但这仍然不是个很轻松的工作

    朱静把电子管计算机设计图画好之前,忽然收到了京师工部发来的消息。

    关于打字机的设计的建议的请示。

    朱靖垣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余暮雪送来的电报仔细看了一下。

    首先是惯例的对于自己的设计思路的强烈赞叹。

    朱靖垣知道他们多半是真心的,因为自己的设计毕竟都是抄了跨时代的经验。

    但是这种东西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朱靖垣扫了一眼,就直接跳过了那些真诚的废话,直接去看实际的内容。

    工部的工匠对自己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让朱靖垣稍微有些好奇和意外,继续仔细查看他们的改进意见的内容,结果很快就发现自己之前被惯性思维影响了。

    自己参考后世的输入法设计逻辑,理所当然的将打字机击键等同了电脑键盘击键。

    但实际上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大明的工匠没有这种惯性思维,所以很快就发现了更加合理的改进设计。

    在五笔输入法里面四键出一字,而且是必须按照固定顺序击键。

    击键顺序发生变化,打出来的就是另外一个字了。

    但是在自己的打字机上,其实并不需要按照顺序击键。

    因为电脑上的五笔输入法,相当于每个按键都是一个轴。

    自己的打字机总共只有四个轴,而且四个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也就是已经有了物理上的内在顺序,四个轴之间是没办法互相调换位置的。

    键盘实际上也对应分成了四组。

    每一组键控制一个轴,每一组中的一个键,对应轴的一个面,或者一个横移节点。

    每个键的指令都是固定死的。

    不会因为击键顺序不同而让输出结果发生变化。

    所以不同区域的键之间,不仅不需要区分顺序,甚至可以同时按下去。

    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