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二七章 战舰的核心(第1/2页)

    朱仲梁在江南的火炮厂转了一圈,参观了各式的火炮和炮塔,跟工匠们聊了天。

    临走的时候,给工匠们发了一批红包和慰问品,第二天又去了机炉厂。

    火炮只能用于火炮战舰,而轮机和锅炉现在能用于所有的战舰。

    同时,锅炉和轮机两部分,都处于颠覆式革新的阶段。

    原来的大水管、燃煤锅炉、往复式蒸汽机,整个体系都进入了全面淘汰流程。

    未来所有新战舰,都将使用小水管燃油锅炉,配蒸汽轮机。

    朱仲梁先去看了预备用在新航母和战列舰上的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在泰平三十四年之前,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负责相关研究的人员自己都没有想到,需要马上就要将它们变成主要动力系统。

    之前负责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并不多,也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进度。

    就是持续的尝试和摸索,寻找最合适的设计方案,降低故障率,提高稳定度。

    到了泰平三十四年初,朱靖垣要求新船全部改用这套系统。

    相关体系的设计和生产计划,才变成了限期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本土三个主要产业链上,燃煤大水管锅炉和往复式蒸汽机的人员,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员维持应对现有舰船动力系统的问题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部调到了这个项目上。

    三部分的人员在苏州府聚集,首先用最快的速度赶出了驱逐舰和巡洋舰用的动力系统。

    正常情况下,三千吨的驱逐舰,建造周期就得一年,动工到服役需要两年。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所当然的了。

    「而且,燃煤锅炉功率取决于炉膛的底面积,燃油锅炉功率取决于燃烧室的体积。

    「锅炉平面变成了立体的,所以燃油锅炉可以更加方便的提升单锅炉的功率」

    大工匠马上赞叹说

    「陛下所言极是,就是这个道理。

    「燃油锅炉真的是全面超越了燃煤锅炉,从实际性能到补给便捷性都是全面领先。

    「所以我们接下来给四万吨战舰准备的锅炉,也再次做了针对性的调整。

    「继续放大单个锅炉的体积,同时尝试给封闭式燃烧室加压。

    「确保实现单炉八千马力功率的稳定输出,用十六台锅炉实现四万吨战舰三十节航行。

    「争取实现单炉一万马力功率的稳定输出,满足六万吨三十节战舰的功率需求。

    「后续进一步的计划,就是冲击单锅炉两万马力,用八台锅炉完成目标。」

    朱仲梁听着工匠有些激动的描述,稍微提醒式的说

    「加压的问题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

    「最好是先做陆上实验,不要马上装进船肚子里,装进去就不好拆出来了。

    「而且六万吨的战舰还早,不用这么着急的,慢慢来就好。」

    工匠们马上答应着,保证一定小心,先做陆上实验,确保稳定再上舰。

    实际上就算朱仲梁不提醒,工匠们也会首先做陆上实验的。

    但是现在没必要在这种地方跟太上皇较真了。

    老爷子的提醒也都是好意,大家心领了就是了。

    朱仲梁在机炉厂停留了两天,然后去了自己最关心的飞机制造厂。

    先去看了皇家飞行机器公司正在运转的传统工厂。

    又去看了大明航空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