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六零章 祭祀王杨约翰(第1/4页)

    朱棣的密信很快完成,然后交给杨四十二。

    他们在大明理论上都是古丽娜的家奴,而古丽娜则认为自己是杨丰的女奴

    虽然她是大明归化长官司七品长官。

    所以给这些人起在大明使用的姓名时候都姓杨,反正他们自己也愿意用这个读音,但名字这个太难起,所以干脆用数字好了,目前也就几百人,最多也就是个杨九九六。

    至于他们在大明以外该怎么称呼是他们自己的事,到了归化城向东就得以杨加数字。

    这个名字看起来搞笑,但事实上在西域代表着绝对的安全。

    尤其是他们的那个身份证,在归化城向东所有地方全都当贵宾,对着太阳一看那变红的文字,就算不认识其内容也得对他们以贵宾礼节。

    这可是杨丰的人。

    至于杨四十二能不能安全到达归化城,这个就不需要朱棣去操心了,他在巴库迅速完成补给。

    当然,是强征的。

    征粮,征牲畜,实际上还有大量咸鱼。

    总之他的加起来超过十万人,迅速将巴库城内物资扫荡一空,而城内豪强卑躬屈膝的任由他扫荡。

    反抗是不可能的。

    巴库城内所有男人加起来,还没朱棣带来的士兵多。

    紧接着可以说满血复活的朱棣得到了帖木儿前锋到达帖列克河的消息。

    后者因为在哈只塔尔哈的后勤物资被抢甚至被点火烧了,所以这时候反而不像朱棣物资充足,到达帖列克河之后,就不得不减慢速度,让那些缺少饲料的马匹和骆驼自己吃草。趁着这个机会,朱棣迅速完善了打耳班的防御,他要的是点燃反抗帖木儿的烈火,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帖木儿堵在北边一段时间,而路过打耳班时候,他就意识到这个地方太好了。打耳班的情况几乎就是山海关的复制版,一边高加索山脉的崇山峻岭,一边里海的茫茫海面,中间也就五六里宽的通道,然后一道城墙堵死,中间一个小城收过路费。

    只要有一支足够强的军队,哪怕只有几千人,就足够堵死这个通道,然后把帖木儿堵死在北边。

    他还没有路绕。

    因为剩下只有两条并非主要的道路。

    中间一条是通第比利斯的,需要穿过高加索的崇山峻岭甚至雪山,而在这之前他需要经过一连串大名鼎鼎的名字。

    格罗兹尼,别斯兰,南奥赛梯

    当然,现在肯定不是这个名字,奥赛梯倒是有,那里是一堆山民城邦。

    但这些山民现在主要是信奉基督教的切尔克斯人。

    这帮山民当年就是和蒙古人打游击出名,他们和他们后面的格鲁吉亚人在这种时候不可能让帖木儿通过。

    至于另一条当然是走高加索的另一边。

    打耳班。

    “放”

    望着远处几乎无穷无尽般的敌人,丘福多少有些亢奋的吼叫着。

    而在他脚下的重新得到完善的打耳班城墙,一名名士兵站在女墙后面,守着他们的速射炮,一个个炮口从射孔伸出,伴随他的吼声喷射火焰,密集的霰弹瞬间让进攻的敌人成片倒下。但这些敌人没有后退,在后面骑兵驱赶下,继续扛着梯子冲击着横亘前方的城墙,在他们后面则是一门门同样开火的速射炮,炮弹呼啸着掠过城墙。而在城墙左边的山林中,试图从侧翼突破的敌军,正在和会宁的昭圣军在激战,但山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