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95章 并州的情报(第1/2页)

    “这叫火箭筒,单兵可以携带,打坦克和巷战的神器”

    四零火,单兵携带方便巷战的时候完全可以轰击掩体,将掩体后方的火力点给炸掉。

    “如果我们有这玩意在手,向平城进攻的时候,我们会少死很多人。”

    有了火箭筒,再也不需要士兵抱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的坦克和火力点了。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一发rg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再来一发

    “新武器啊团长,我们可没这炼钢的技术,还有触发引信,引信材质不过关,就是像敌人扔了一个铁疙瘩过去,爆不爆炸,还要看这个铁疙瘩的心情。”

    单单是引信材质这方面就是赵志国他们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行啊,不愧喝过洋墨水,懂得就是多”

    赵志国很是欣慰,自己手底下总算有一个不算是门外汉。

    他最怕的就是提到一些新东西,别人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懂。

    “团长,您就别夸我了,您夸人的语气,就不知道是夸我还是损我”田克志说,“只是加工武器的钢材,我们就炼不出来”

    田克志心里还是很清楚的,就拿缴获的小鬼子刺刀来说,在当今华夏,找不出几个能够锻造出这样的钢厂。

    “而且我们有足够的钢材,还不如多造几颗手榴弹更加可靠。”

    当今更现实的问题就是他们就算有合格的钢材,也造不出更多的火箭筒来。

    单兵武器,在战场上非常容易丢失,就像枪支一样。

    一场战斗下来,被损坏的枪支和遗失的枪支随处可见。

    如果火箭筒不能够量产形成规模,还不如把钢材用到最基本的手榴弹上。

    飞雷炮之所以能够形成规模,就是因为制造简单,所以才能够形成规模。

    火箭弹这玩意儿还需要二级推进,技术难度比飞雷炮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从目前华夏的情况来说,田克志说的也不无道理。

    赵志国也当然明白这些道理,他们自己造铁钉都费劲,不用说造技术更好的火箭筒。

    “我们不做,永远成不了规模”赵志国思忖了片刻,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赵志国坚信,有了第一支他们就会有第二支火箭筒,有了第二支就会有无数支

    高端的地方有高端的做法,粗糙的也有粗糙的做法,很多东西不一定要做的那么精密,只要能够打出去,命中目标,然后爆炸。

    这样就是赵志国想要的结果。

    “既然团长您坚持,那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

    赵志国的部下有一个好处,只要赵志国有想法,而且要把这个想法实施下去,他的部下都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无论有多大的困难。

    支持他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跟着赵志国这么多年来,他做的每一次决定都是对的。

    “我坚持又有什么用,我需要这方面的专家。”赵志国说,“尤其是像你这样的大学生。”

    不是赵志国看不起其他人,他手底下一群大老粗,就算把四零火的图纸交给他们,他们还以为是用来通炉子的。

    想田克志这样的学生,他们在知识方面涵盖的更广泛

    只是他们在把知识变现的过程中会有困难。

    一旦他们能够把知识变现,那就是战士们手里杀敌的利器。

    “团长,您又把主意打到我这儿了,信我已经写出去无数封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