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5章 使君何故戏言清照家事?(第1/3页)

    王霖率伏虎军返回青州半路上,朝廷已经将淄青登来六州的主要行政官员如知州、通判等调整任命完毕

    权知青州府事花荣,通判巩固。

    淄州知州赵宏业。

    来州知州赵明诚。

    登州知州马平。

    潍州知州孟河。

    密州知州孙福林。

    上述六人中,除花荣是王霖的绝对心腹外,赵明诚本就在任,其他人皆为朝廷此番安排。

    至于这些人是什么人、谁的人,或者干脆说是李纲吴敏的人,还是吕颐浩的人,暂时就不好说了。

    肯定不是蔡党余孽。

    王霖接到吏部公文,一笑置之。

    在他的治下,知州就是个摆设。

    平时他不会干涉各州的日常事务和正常运转,但重大事项必须经节度使总制,方可发令施行,六州要步调一致、政策一致、共同进退。

    接下来的几年中,王霖要竭尽全力经营好这块自古富庶的山东沿海之地,打通海上贸易通道,鼓励人口,发展经济,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兵。

    一言以蔽之,他现在需要钱,大量的钱,来供养训练兵马。

    而北宋朝廷显然又指望不上,只能想办法自筹了。

    因此还在路上,王霖就发布了他总领六州军政后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清理人口户籍,重新登记造册,鼓励生育人口,鼓励开垦荒田和山田,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凡六州所属之地,涉及商业类税赋,皆降低半成。

    王霖知道自己对于税赋制度的改革,一定会引起东京朝廷上一些官员的攻击和反弹,但此刻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目下大宋商业繁荣之地大多在东南沿海及江南淮南一线,他要把山东东部这块区域发展成商业贸易的集散繁盛之地,没有别的办法好走,只能是执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至于朝堂上未来一些人的口诛笔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他更倾向于随着形势的发展,朝廷对于地方藩镇的掌控力会越来越弱。

    只要掌握重兵,就没有人敢动他。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兵权在握,比皇帝的器重更实用。

    除赵明诚外,其他新到任的知州实际都是山东境内官员,因此他们到达青州的时间反而比王霖更早。

    其实王霖本来想利用强权在山东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的,这是增加税收的最快路径。

    但考虑到此法推行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和压力,又考虑到目前外敌入侵在即,引发士绅这个庞大既得利益群体的群起沸腾抵制,不利抗金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所以就暂打消了这个念头。

    未来时机成熟,他或许会择机而推,但那是后话了。

    伏虎军返回青州,青州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原慕容彦达的府邸自然就改建成了渤海郡公府和节度使府,新任知府花荣只能另外找地方办公了。

    花荣赵明诚等十余人齐聚渤海郡公府正厅,这是他们作为下官正式拜见本镇总制的一次拜谒仪式。

    王霖沐浴更衣完毕,身着紫色官袍,头戴紫金冠,腰系金鱼袋,立时出现在厅中。

    花荣打头,众人站成一排,即刻躬身见礼“见过使君”

    王霖面带微笑,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赵明诚的身上。

    想起此人是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丈夫,难免就多看了两眼。

    实际赵明诚应该也算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