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太后的谋划(第2/3页)

    ,甚至隐隐压制官家,其实都是假象,不过是正直的老臣以及一心为公者为了维护礼法,在皇考这件事上支持太后而已,可惜的是,官家看不透这些,太后也不相信官家能够退让一步,认先帝为皇考,毕竟是半路母子,站在人性的立场上,不比寻常百姓,有官府约束,官家是天下之主,执意认回生父,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说白了,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子不知母,母不信子,没有血缘关系,甚至一点感情都没有的官家和太后母子二人,先天上就没有互相信任的基础。

    太后虽然没有说话,但从她的表情中,盛长槐确认,太后这是默认了他的猜测。

    “臣可以料到,今日之后,官家虽有中枢诸位相公支持,但却失了百官之心,一心为公的,不是被贬,就是辞官,剩下的人也心灰意冷,恐怕没几人愿意为官家效力,而官家能用的人里面,除了禹州潜邸之人,中枢诸相,剩下的,大多都是私心大于公心的投机者。”

    曹太后脸色一变,他万万没想到,盛长槐竟然能看出她的谋划。

    “看来,即便是我,也小瞧了你,这种事,中枢诸位相公都不一定能看明白,哀家倒是没想到,你竟然比大相公们看的更长远,先帝不愧是先帝,难怪他要专门留下遗诏,让你以文官身份出仕,你的能力,放在军中确实屈才了。”

    这时代文贵武轻,即便是曹太后出身将门,也有这种心思,但是她却想错了一点,不是盛长槐能看明白,而是盛长槐有超越千年的见识,前世的历史,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最少两次,每一次的结局都差不多,盛长槐这是早就知道了答案,并非他就比诸相强。

    但是,盛长槐并没有解释,太后的误解,有利于他后面的说辞。

    “既然娘娘这样夸赞臣,臣就斗胆,猜一猜娘娘这样做的目的。官家背上了背信弃义的名声,不仅失信于百官,如果传到民间,就失了部分人心。朝中多事,官家无人可用,只能重用怀有私心的投机者,这些人心术不正,自然会引得民怨沸腾。官家又是小宗继承大宗,本来宗室之中就有人心怀不满,官家不认先帝,为他们找了一个绝佳的借口,再加上宋辽盟约刚定,不见得有多么稳固,更何况,宋辽签订盟约,北辽获利,但西夏那边损失颇大,大宋朝中生变,西北那边自然不稳。”

    盛长槐说一句,韩驸马脸色沉一下,等他说道西夏和边地的时候,韩驸马再也忍不住了。

    “母后,盛侯说的可是真的,您”

    虽然韩驸马可以说是最能站在太后立场的人,但正如盛长槐所说,即便是韩驸马,只是在官家不认先帝为皇考这件事上无条件支持太后,但在其他事情上,韩驸马不见得支持太后,而是会选择对大宋最有利的做法。

    驸马都尉和勋贵一样,他们的地位权势,全部是来源于大宋,可以说与国同休的,即便是大宋文贵武清的局面,但是真正的武勋,才是大宋最忠诚的一帮人。

    按照盛长槐的分析,官家无人可用,能用的只有禹州潜邸之人,但是禹州潜邸的那些人,几乎都是武人,官家要靠他们把持军权,放他们出去处理俗务,那自然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要变弱。

    如果边地突发变故,官家进一步派出亲信掌兵出征,在这种情况下,京都空虚,就给了怀有异心的宗室可趁之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