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县试(今天有加更)(第2/3页)

    着腰杆子,说扬州诗词天下第一,这几年,没少被苏州士人嘲笑,所以才有举城为读书人扬名的举动。

    当然,不止如此,本来盛紘准备年后找机会去和江都县令打个商量,将盛长槐县试报名在江都县,自从上元节后,江都县令亲自带着扬州乡贤上门,请求盛紘将盛长槐的县试定在江都参加,这也是因为知晓盛长槐的身世,有可能会到宥阳那边参加县试。

    这样一来,扬州人又怎么能说盛长槐是扬州学子呢,这也是为了当地人着想,本来盛紘是要花费一些人情的,这倒好,成了扬州人求着通判成全,甚至有那年龄大的,害怕盛紘不同意,说什么盛紘作为扬州父母官,要是不给扬州人做主,就要到知州衙门静坐请愿,让盛紘有些哭笑不得,满口答应下来。

    不仅如此,这波人还威胁江都县令,要是今科不录盛长槐,本府学子都不答应云云,这倒是叫江都县令压力山大,生怕盛长槐马失前蹄,差的有些远。

    三月二,县试已经过了两轮,江都县令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两轮盛长槐考的都还不错,第一轮主要考经义,基本上算是记忆性的东西,江都县令也算煞费苦心,出题的时候捡了盛长槐擅长的科目,毕竟盛长槐就在江都书院读书,稍微留点心,就能知道盛长槐擅长那本经义了。

    县试总共分三轮,每轮之家隔一天,第一天考试,第二天放榜,前一轮通过,才能参加下一轮。

    第一场考试,盛长槐顺利通过,进入第二轮,这一轮江都县令倒是十分放心,以他认为的盛长槐,诗词随便写写就能过,据书院的几个先生介绍,盛长槐之前倒也一般,这段时间杨无端亲自到书院给盛长槐开小灶,进步很大。

    果然,第二轮考试结束,盛长槐诗词赋均为甲等,加上之前的第一场,在同考举子中排行第一,第一场江都县令故意出盛长槐擅长的,考官又在放水,盛长槐再要考不好,那就真是朽木了。

    这就跟名满天下的人参加会试一样,压力大的是考官,阅卷的时候,印象分就比别人高,真有什么疑惑,首先不是怀疑名满天下的举子做错了,而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

    今日,便是第三场考试,到了第三场,前两场已经淘汰了大部分人,这一场其实是最简单的,今天考的是策论,秀才考试和解试会试不同,解试和会试基本上差不多,策论要求很高,县试考策论,主要还是看学子们的个格式规范是否正确,不要偏题,写的差不多就过了,录取率接近三分之一,本朝县试,主要是还是靠前两场淘汰人选。

    到了今日,江都县令已经不担心了,盛长槐在怎么照,总不能偏题吧,各式规范,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只要盛长槐差的不是太多,估计没有哪个考官敢将盛长槐罢黜,扬州学子乡绅的唾沫,能把他骂死,这是不给扬州人面子。

    第一场考试是县令出题,第二场考试是县衙学政出题,第三场出题监考的,就是州府官学学政了,毕竟是给州府官学招收学子,所以最后一关是由州府官学学政把关。

    官学学政也是流官,估计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盛长槐罢黜,而且,据江都县令了解,这学政是一个趋炎附势之人,遇到名头正盛的通判之子,只会帮忙,不会拖后腿。

    跟前两场一样,盛长槐和自家弟弟盛长枫告辞,互相祝福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