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3章 橘青登和橘隆之的碰会面!【5200】(第1/5页)

    只不过是一张啥内容也没有的信,有啥好乐呵的西野心想。

    “嗯该怎么说呢”

    海老名低头沉吟,作思考状。

    这个时候,一之濑插话进来

    “简单来讲就在前不久,我们查到一位名叫凤凰屋弥太郎的札差与法诛党有染。而这名札差的字迹,跟这封信里的字迹一模一样。”

    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在说到“札差”一词时,一之濑换上了轻蔑的口吻。

    姓氏里带有个“屋”字非常典型的商家姓氏。

    武家诸法度有规定,武家子弟不得经商。

    经商的基本都为平民或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籍贯改为武士的“原平民”。

    绝大部分的平民都没有姓氏,所以拥有一定财力的商人,常会将店铺的商号当作自己家族的姓氏。

    但凡是姓氏为“xx屋”的人,基本都是商家子弟。

    西野的眉头勐地一挑,口里都囔道

    “札差”

    札差江户的某类特殊商人的统称。

    对江户的百万居民尤其是对江户的武士们而言,札差可谓是令人恐惧的存在。

    武士们的薪金称为“禄”。

    按照身份的不同,共有3种类型的“禄”知行、扶持米、给金。

    “知行”就是指分封的领地。

    比方说“十万石的知行”,意思就是所拥有的领地的米的产量总和为十万石。

    能够拥有知行的,无一例外皆为身居顶流的上级武士,比如藩国大名、大身旗本。

    “扶持米”基本上是中层武士的薪金支给方式。顾名思义,这就是直接给米了。

    不管是贵为火付盗贼改番队长的青登、我孙子,还是一介奉行所同心的西野,每年所拿的禄都是扶持米。

    扶持米的发放并非一次性的,而是一年有三次相对固定的发放时间。

    以100俵的俸禄来做例子春天发2俵,夏天发2俵,冬天发最后剩下的0俵。

    这种分期发放的方式称为“切米”。

    能拿扶持米的武士,大体类似于近现代的中产阶级。

    扶持米的给予数额大约在30俵到400俵之间。

    100俵米在交完税后大概能换到18两金。

    也就是说,能拿扶持米的武士的年收入,约在两金到72两金之间。

    这在江户时代,已属人人艳羡的收入水平。

    “给金”光从名字来看,便知这种支付方式是直接发放现金。

    领取给金的武士皆为社会等级较低的下等武士。

    地位最低的武士每年只能拿3两一分。

    一分相当于14两。

    这种每年只能拿3两1分的微薄薪金的武士,被蔑称为“三一武士”。

    “三一武士”的生活水平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莫说娶妻生子了,连自己都很难养活,生活水平基本与贫农相当。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三一武士们甚至曾闹过因去不起最廉价的冈场所地下窑子,故跑到宿屋旅店墙外去偷听云雨之事,沦为一时笑柄。

    江户时代的经济采用“米本位”,即米价是所有商品的定价基准。

    简单来说,江户时代的米就相当于21世纪的黄金,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知行武士”也好,“扶持米武士”也罢,都必须把贡租和禄米换成货币,方能维持他们的日常生计。

    总不可能每天背着个米袋子,以“物物交换”的原始方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