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三章:布局沃洲(第2/5页)

    我跟你提及的要紧之事,正是与沃洲有关。”

    朱棣坐下后,望着舆图缓缓说道“我估摸着,数百年之后,大明的敌人极可能来自海外。”

    他见朱高煦面露沉思之色,郑重且认真的解释了一番。

    “草原铺设铁轨火车之后,折磨历代中原王朝数千年之久的游牧部落将彻底成为过去。待西北、东北、西南、东南也铺上铁轨,届时朝廷对华夏本土的掌控,便会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可即便如此,历代王朝传承两百年之后,总会因为天灾,吏治等缘由,致使百姓活不下去。这种情况,咱老朱家也必定在所难免。”

    “然而,大明国势之盛,非历朝所能比,超越汉唐绝非虚言,稳定传承两三百年不在话下。”

    “若在四、五百年之后,真有大明国势彻底衰落的那一天,届时百姓在华夏本土难以为计的话,还可以选择出海投靠亲藩谋生。”

    “毕竟我大明在海外有诸多亲藩封国,总会有那么几个传承下来且实力越来越强的存在。此时,海外亲藩也好,外夷之国也好,见大明朝廷微弱不堪,定会生出取代之心。”

    “虽然如今的泰西诸国之间争斗频繁,但各国为谋发展,定会积极学习我大明先进的技术,并加以改良。假以时日,不说能超越大明,起码在面对朝廷天兵时会有一战之力。”

    “好在泰西诸国互有仇怨,人种语言习俗各异,难以一统,以分化纵横之策,便可对付。”

    “我未出海之前,听郑和说,沃洲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境内有广阔平原,是一处富饶之地。”

    朱棣说到这里,抬起右臂,遥指舆图,接着道“当年,我与你娘抵达沃洲之后,发现那里果真有着广阔无垠的肥沃土地,而且气候温和宜居,当地土着长相与我华夏人几乎一样。”

    “我观大九洲诸地,唯有沃洲最可能诞生出一个实力足以抗衡大明,甚至取代大明天朝上国地位的强国。”

    他的双眼似乎穿越了时间长河,看到了原来历史上数百年后那个合众国的崛起。

    “咱爷俩得想法子阻止此事的发生,再不济,也不能让外族人在沃洲建立强国。”

    朱棣言至此处,扭头看向朱高煦,问道“针对我的这个顾虑,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爹的这个顾虑,儿子其实早就想过,只是觉得太过遥远。不过今日爹既然提及,那儿子就趁此机会,说说心里的想法。”

    朱高煦先是对朱棣的担忧表示赞同,然后缓缓说了一番话。

    “上策乃是将沃洲完全郡县化,如此沃洲便归大明所有,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若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一百多年、五六代人的努力,恐怕极难见到成效。”

    “而且沃洲远离大明本土,两者之间隔着茫茫无际的大东洋,就算是用如今可日行千里的蒸汽快船,昼夜不息的跑一趟也要两个月。若有守将拥兵自重,便会令朝廷陷入战争泥潭。”

    “中策是分封与郡县相结合,在沃洲关键之地设立郡县或实土卫所,周边广建亲藩封国,既能令地方守将与诸藩相互制衡,又可震慑外夷窥探或侵扰。”

    “下策则是完全对沃洲施行分封之策。”

    朱棣听到这里,抚须点头道“中策甚好,若百年之后,朝廷实力足够强大,可以进行削藩,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