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章:巡抚制试点(中)(第2/2页)

    却要求他再干一个月。

    也就是说,这个月过后,方孝孺就退休了。

    他确实可以不管不问,安心熬完这个月,然后稳稳当当的退休,颐养天年。

    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价值观,让他无法对朱高煦的“危险想法”坐视不理。

    “先生言重了。”

    朱高煦抬手示意方孝孺坐下,然后环视殿内众臣,接着把目光落在解缙身上,问道“解缙,你觉得唐代藩镇之乱的根源在何处”

    “回陛下。”

    解缙起身作揖行礼道“臣以为,唐之节度使,其本质不过是朝廷派出去的边军最高主官。”

    “当时唐廷考虑到边军驻扎在偏远之地,若只有军权而没有行政及财权的话,会不利于作战。”

    “于是,唐廷便将当地的行政、财政一概授权给了节度使,同时还让节度使负责地方治安。如此,节度使就完全成为一个集军、财、政为一身的封疆大吏。”

    “而且,节度使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即属官任免权。当时的节度使,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皆有节制及生杀之权。”

    “故而,节度使完全可以将其所辖之地的大小军政官员,一律换成其本人的嫡系,如此造反作乱将变得更加容易。”

    朱高煦道“说完了”

    “回陛下,臣作答完毕。”解缙恭声道。

    朱高煦点了点头,对其他人说道“解缙不愧是大才子,分析的头头是道。”

    他话锋一转,朗声道“但朕要设置的巡抚,与唐之节度使完全不同。”

    “第一,凡地方上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巡抚皆必须奏报于朕,等候朕的批示行事。若巡抚有越轨行为和违制之处,立予法办。”

    这句话虽然短,但其蕴含的意思却有不少。

    字面意思是某省若有要事处置,巡抚必须奉旨而行。

    换言之,朱高煦可以用朱批的方式对地方督抚进行直接的指示,从而抛开六部,由皇帝对地方巡抚进行直接控制。

    历来朝廷治理地方,主要通过地方官员向皇帝的题奏和皇帝下达的谕旨来实现。

    乾熙元年,朱高煦曾下明诏曰“一切地方之弊,吏治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属员某优某劣,营伍是否整饬等等均可向朕密奏。”

    也就是说,三司以及府县等地方官员,拥有向大明皇帝上密奏的权力。

    这些官员便等于是大明皇帝的耳目,可以防止巡抚欺瞒徇私。

    如此一来,别说割地自立,就连违法之事巡抚也不敢随便为之。

    在朱高煦的设计之中,密奏是大明朝廷对巡抚等地方高官实行长控远驭的方式之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