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九章:巡抚制试点(上)(第2/2页)

    大事由三司会商。”

    朱高煦当然晓得前元行省制的优点。

    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虽然大明的布政使司的职掌与前元行省有差异,但是布政使司作为行政区划与行省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明朝官民习惯上仍称布政使司为省。

    俗称为藩司,代称为薇垣,布政使则俗称为方伯。

    大明的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辖境大致相同,但略有参差,有相互约制之意。

    如颍州隶南京凤阳府,而颍州卫属河南都司;夔州府隶四川,而瞿塘卫属湖广都司;磁州隶京师,而磁州千户所属山西部司等皆是。

    此外,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

    各布政使司参政、参议均因事而设,员额不等,京师、南京不设布政使司,无参政、参议,境内各道由邻省布政使司带管。

    也就是说,布政使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大权在握的土皇帝,其权力也被下面的佐官给分掉了。

    “太祖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朱高煦接着夏原吉的话往下说道“另有布政使司佐理官参政、参议分守各道,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或节制一或数府州,称分守道。”

    言至此处,他话锋一转道“夏卿是想说,朕设巡抚一职,会重蹈唐代节度使之覆辙”

    “陛下所设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察群吏,乃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吏,不亚于一方诸侯。”

    夏原吉作揖恭声道“陛下若常置巡抚,臣恐其做大,毕竟唐代藩镇之乱,不可不鉴。”

    “永乐前期,天下安定,各地紧急之事并不多,朝廷派下去巡抚地方协同三司的情形亦不多见。可是,到了永乐二十年之后,各省境内皆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乱子。”

    朱高煦知道说服夏原吉等朝臣,必须要拿出强劲有力的理由,因此他早就做好了功课。

    此刻,他不紧不慢的说道“就比如三年前,南方数省出现水灾,地方衙门无法征收足额的赋税,直接影响了国库的收入。”

    “甚至有南方的流民跑到北方,给北方数省造成了不小的民乱,更有白莲教余孽趁机作乱。”

    “朕提到的这些问题仅凭地方三司中的某个衙门自然无法独立解决由于三司的体制限制,此类衙门又不能协同解决乱子,最终导致各地均出现了烂摊子。”

    “而这些烂摊子是谁收拾的正是朝廷派出去的巡抚大臣”

    s昨天没有更新是因为跟家里人吵架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