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七章:诸藩国王培养计划(上)(第1/3页)

    ,重生朱棣之子

    次日。

    早朝。

    “朕有三件事情要说。”

    朱棣端坐在金台龙椅之上,朗声道“第一件,礼部选择吉日,安排皇太子与亦力把里国玉海公主完婚。虽然玉海公主是蒙元汗国公主,但我大明乃华夏典章之国,不能失了礼仪。”

    礼部尚书郑赐出列,躬身作揖道“臣领旨。”

    朱棣接着道“第二件,朕决定选两名功臣家的闺女为太子选侍,礼部需要拟一份名单交上来。”

    “是。”郑赐恭声道。

    “第三件,大本堂已完成整体搬迁,除了被责令禁足的宗王外,其余诸王,年三十以下者,从明日起便入新修大本堂继续进学。因此,吏部与礼部要推荐几名教授,为诸王传道受业解惑。”

    朱棣缓缓说道。

    “敢问陛下,不知要传授哪些经典”

    吏部尚书张紞躬身问道“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么还是像新式科举一般,分九科授课”

    朱棣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太祖皇帝曾明令诸王改封于中国之外建立宗周之封国。这些封国虽然位同大明一省,但诸国国君终究是手握实权的诸侯王。为了让诸王有足够的学识去治国理政,朕欲请教授传授诸王为君之道”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众宗王顿时在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当中曾经有人担心朱棣拿诸王改封为理由,而把他们禁锢在京师一辈子。

    也有人一直在寻找机会出去历练,为诸王改封做准备。

    如今朱棣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说出这种话,显然是已经将诸王改封提上了日程,并且有了培养诸王为国王的计划。

    “陛下不可”

    方孝孺躬身出列,作揖行礼道。

    朱棣问道“为何不可”

    方孝孺答道“太祖皇帝改封诸王于海外建国,是为了让海外诸藩国像宗周分封的诸侯拱卫周王室一样,拱卫大明皇室。陛下如今要传授诸王为君之道,实在是有违礼制,有悖祖制”

    话音一落,堂上诸王纷纷向方孝孺投去了杀人的目光。

    方孝孺全然不惧,也不管朱棣阴沉的脸色,作揖行礼道“臣请陛下三思。”

    大理寺正卿吕震躬身出列道“方顾问言过了,唐太宗自撰帝范,论述人君之道,并在赐予子女时,再三叮嘱,作为遗训。唐太宗传授帝范,便是传授皇家子弟为君之道,陛下效仿唐太宗,难道不是合情合理么”

    唐太宗在赐给唐高宗李治的时候,曾告诫说“你应该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我并不是你学习的榜样。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即位以来,也有许多不足为训的地方。”

    左副都御史陈瑛附和道“正是有唐太宗为君之道的培养,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才能很好的继承其父基业,在位期间,使得大唐王朝的版图达到最大,国内治理也日臻完善,并出台了在律法史上至关重要的永徽律,更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创造了永徽之治。”

    永徽律是唐高宗永徽二年颁行的法典,由长孙无忌、李勋、于志宁等根据贞观律撰成,计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基本与贞观律相同。

    唐高宗为了确保律法适用的统一,使执法官吏懂得每一条文的精确含义,发挥法律的效能,在永徽三年,又诏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疏议,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