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7章 洪武朝的勋贵(第2/4页)

    。

    只有永平侯谢成原晋王朱棡的岳父与定远侯王弼两人被除爵贬为庶民,得以存活。

    其中谢成病逝于洪武二十九年,王弼病逝于洪武三十年。

    还有一些因罪被处死除爵,如永嘉侯朱亮祖贪赃枉法,江夏侯周德兴因其子与宫女乱搞,受株坐罪赐死。

    就这样,洪武开国之后,续册封的这六十余位军功侯,目前还在世的只有七人,分别是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越巂侯俞渊、江阴侯吴高二代、安陆侯吴杰二代、凤翔侯张杰二代、西平侯沐晟三代。

    耿炳文是一位将才,奈何年迈,已不堪大任。

    不过,他的三个儿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璇、后军都督佥事耿瓛、春和殿守将耿瑄,都还在任职。

    郭英是郭宁妃的哥哥,十八岁时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

    大明南征云南,北征蒙古,郭英均有参与,且功劳不小,就目前而言也是一员老将。

    由于郭英与郭宁妃的关系,朱元璋对其十分赏识。洪武朝四大案,郭英均未牵连其中。

    洪武三十年,御史裴承祖、佥都御史张春等人以郭英私养家奴为由,联名弹劾他,同时还弹劾郭英擅自处死家奴男女五人。

    当时的朱元璋,因蓝玉案,处死了不少军功侯,几乎杀红眼了,但郭英竟然仍未受到任何惩罚。

    今年四月,郭英辞官回乡,目前赋闲在家。

    俞渊是明朝开国名将俞廷玉的儿子。

    朱元璋早年攻略江南时,由于缺乏战船,无法扩展疆域,对此很是苦恼。

    就在那时候,俞廷玉带去了水军,并助朱元璋攻城略地,解决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俞廷玉死后,朱元璋念其功劳,重用了他的三个儿子,即俞通海、俞通源和俞渊。

    其中,俞通海早年战死,朱元璋追封其为虢guo国郡公。

    俞通源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朱元璋封为南安侯。

    而俞渊靠着父兄荫庇,也捡了个越巂侯。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时,俞渊受胡惟庸案的牵连,原本应该被处死,但朱元璋念在俞廷玉的功劳,没杀他。

    后来蓝玉案爆发,朱元璋仍念俞廷玉早年的功劳,也没杀他,只是剥其爵位。

    朱棣继位后,恢复俞渊爵位,目前赋闲在家。

    吴高的父亲叫吴良,早年投奔朱元璋,凭借平定广西蛮夷之功,获封江阴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的第三位,其中徐达排第一,排第二的是汤和。

    吴良死后,吴高袭爵。

    由于吴高早年在山西等地练过兵,还曾率部队征讨百夷,有丰富的军事训练、作战经验。

    朱棣继位后,诸藩陆续入京居住,大明北方边防需要将领镇守,吴高被委以重任,负责辽东军务。

    朱棣觉得吴高虽然胆小,但是做事缜密,打仗时很沉得住气,轻易不冒险。

    这种风格的将领,未必有多厉害,但对于大明来说,足够压制袭扰辽东边境的游牧部落了。

    吴杰的父亲叫吴复,早年在濠州投入朱元璋军中,凭战功获封安陆侯。

    吴复死后,吴杰袭爵,并被朱元璋当作优秀官二代,进行重点培养。

    丘福领兵远征帖木儿国时,是吴杰提出了以战养战的策略,这给帖木儿国造成了极大麻烦,由此深得朱棣的赏识,被提拔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不过目前赋闲在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