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三十章 还朝(第1/2页)

    “儿臣恭迎父皇还朝”太子杨旭带着一众文武官员出城三十里迎接。

    场面极其盛大,旌旗车驾绵延三四里,沿途旌旗招展,还有锣鼓随行。

    吸引不少百姓随行,十几名手持桃木鸠杖的耆老在道路两旁守望,孩童翘首望着威武的骑兵,眼中放光。

    太子身边最近一人,自然是鲁芝。

    “诸位免礼,朕在前方无后顾之忧,皆诸位之功也”杨峥向众人拱手。

    众人皆面有喜色,“此臣等本分。”

    每一次大胜,百姓眼中的光彩便明亮一分,脸上的自信也多了一分。

    以前能穿麻衣就不错了,现在有很多人穿着布衣,整洁许多。

    在杨峥的带动下,秦国普遍崇尚节俭。

    衣不重彩,食不重味。

    上等的绸缎都拿去卖给西域。

    因此绝大多数人穿着布衣,看上去略显单调。

    不过杨峥更在意的是气质。

    人有人的气质,国有国的气质。

    整天绫罗绸缎加身,未见的是什么好事。

    大秦崛起太快,百姓也就刚刚吃上饭,穿上衣服,没资格奢侈浮华。

    太子也是一身布衣,大半年没见,在鲁芝的辅左下,感觉成熟了一些,脸上的稚气在减少,眼神也变得沉稳许多。

    回到城中,杨峥当即下令出征将士轮番休沐。

    他们在并州弄了不少油水,回到长安,娶亲的娶亲,置房的置房,或者与亲朋好友聚饮,长安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商贾们闻风而来。

    女奴、蒲陶酒、瓜果、胡椒等等四面八方的特产云集而来。

    也许是受这场大战的刺激,杨峥明显感觉到城中的西域胡人多了起来。

    高高的毡帽,脚蹬长皮履,腰带上系着弯刀,牵着骆驼,在长安城中到处兜售着西域特产。

    最抢手的还是女奴,一个个艳丽非常,穿着轻纱,戴着面罩,眉目传情,别有一番风情。

    尤其是擅长舞乐的胡女,半躺在骆驼上,弹奏着箜篌,吸引诸多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

    杨峥在阁楼了上看着街市上的一切,有种恍如隔梦之感。

    二十年争杀,换来这一场繁华,也算不枉此生了。

    只不过如今的长安显得更为拥挤。

    大秦的皇宫没有丝毫帝王之气。

    长安皇宫本来就是当初的雍凉都督府改造而来的,有百般不好,却有一个好处,与最繁华的街市只有一墙之隔。

    杨旭安静的肃立在身边,父子两人难得的有单独相处的机会。

    “这大半年跟着太傅,可曾学到什么”

    “父皇不易,国家不易,百姓不易。”杨旭性格比较宽和,能看到这些没什么意外的。

    “还有什么”

    “儿臣”杨旭犹犹豫豫。

    杨峥鼓励道“此间只有你我二人,只有父子,没有君臣,可畅所欲言。”“儿臣原以为治国很容易,跟随太傅之后,发现其中艰难繁杂,举步维艰,比如征收田赋,每县有多少上等田、多少中等田、多少下等田,掌握在什么人手中,能收上多少粮食,运送的途中会有多少损耗等等,全都是学问,绝非朝廷一道诏令,事情就能办清楚的,无论是豪情还是百姓,都尽力的想掩盖自己的田产,账面上数字跟收上来的数字总对不上”

    杨旭怯生生的望着杨峥。

    “觉得难是对的,如果你觉得简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