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八十二章 日非(第1/2页)

    蜀主刘禅将录尚书事一分为三后,越发不能压制黄皓。

    蜀国如今的格局,在内,黄皓一家独大,依附者甚众,在外,扶持阎宇取代姜维。

    阎宇无尺寸之功,平步青云,被封为一个右大将军。

    右大将军不是右将军,而是奔着姜维的大将军去的,意在分姜维之权。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黄皓要分姜维的兵权,荆州系与姜维在汉中角力,同时荆州系与黄皓在朝堂上争斗,益州士人冷眼旁观。

    蜀国朝堂乌烟瘴气。

    “昔年伯约北伐,陛下鼎力支持,此次黄皓扶持阎宇明显是针对伯约,陛下居然无动于衷”董厥一阵长吁短叹。

    他虽不建议姜维北伐,但这只是政见不合,姜维出兵,董厥还是在后鼎力支持。

    “龚袭难道还不明白,要分我兵权的不是黄皓,而是陛下。”姜维澹澹道。

    两人多年好友,没有外人在场,也就没那么多顾忌。

    这个道理董厥何尝不知

    蜀主先将录尚书事一分为三,再分大将军之权,其中固然有黄皓的挑拨,但没有蜀主没点头,阎宇又岂能被提拔

    两人都沉默起来。

    良久之后,董厥长叹一声,“陛下不想再打了。”

    蜀主今年也五十有三,人最有进取心的也就二十、三十几岁,过了这个年纪,心气就会渐渐下降。

    姜维屡次北伐,都是付出的多,收获甚少,即便当年李简以狄道投降,姜维也守不住,放弃了。

    段谷一败,成都精锐沦丧大半。

    虽然后来攻至长安城下,拿下扶风郡,但还是守不住。

    或者说,蜀国各种势力已经没有进取之心。

    只有姜维一人还在坚持。

    这种形势下,蜀主刘禅怎么取舍,就一目了然了。

    他已经认命了。

    近些年国内形势也不是太好,荆州士人日渐凋零,自费祎遇刺后,荆州系已经没有能挑大梁的人物,而益州本土士人逐渐崛起,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愿跟着皇帝北伐,也没有北伐的动力。

    当年刘备入蜀,手下诸葛亮、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勐将为爪牙,一个关羽三万人马,就能威震华夏,打的曹操欲迁都避祸。

    现在只剩一个姜维苦苦支撑。

    廖化、张翼等宿将早已老迈。

    而且张翼作为益州本土势力,最早反对姜维北伐。

    蜀国在意识形态上的裂缝越来越大,也就不奇怪蜀主会启用黄皓,打压姜维与荆州士人。

    “某明日就去力劝陛下斩黄皓以谢天下”姜维沉声道。

    “伯约啊,形势如此,即便杀了黄皓又能如何”董厥声音低沉。

    “杀黄皓,重新振作,吾已在汉中布下罗网,无论杨峥还是钟会,入则必为吾所擒”姜维以汉中为诱饵,也是迫不得已。

    举国不愿北伐,那就引敌人来袭。

    蜀国太需要一场如当年骆谷之战的大胜。

    “此战若胜,则大汉尚有机会”姜维目光炯炯。

    董厥呆了呆,足足五六个呼吸之后,才深深向姜维拱手一礼。

    翌日,姜维觐见蜀主,力陈黄皓殄民误国、奸巧专恣、操弄威权、结党营私等罪状,“皓奸巧专恣,将败国家,请杀之。”

    刘禅果然为黄皓开脱,“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