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三十七章偏移(5000字)(第1/4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偏移

    事实上,自从被东宫征辟之后,狄怀英一直有一种潜在的隐隐困扰和疑惑。

    毕竟他的祖上天水狄氏并不算什么高门大族;直到隋末天下大乱才得以迁居太原,繁衍生息为太原狄氏的别支。虽然祖父狄孝绪层短暂当任过贞观朝的尚书左丞,但最后以五爵中最末的临颍男至仕。

    乃父狄知逊只是家中排行第五的儿子,因此没有享受过多少家门荫蔽。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在明经及第后,被授以东宫内直郎;进而充任郑州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基本都是挂名优养的闲职。

    后来又历任梁州治今陕西汉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浙江嵊县令、华州郑县陕西华县令、夔州治今重庆奉节东北都督府长史等职。一直到任上去世,都是当任属官、佐职之类。

    因此,虽然能确保家庭饱暖无虞,但也与富贵前程无缘;但一直追随父亲宦游各地的狄怀英,也得以见识到小半个天下的风土人物;山川地理;也由此接触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公文案牍、典章制度。

    这段经历对于他影响很大。因此,在少年时就养成酷爱读书的天性,而且门类颇杂来者不拒。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历代医书典籍、判例律条;大大拓展了眼界。但最终他还是追随乃父以明经科入仕。

    在初唐的科举六科之中,以进士科、秀才科最贵,其次才是明经、明算、明书、明律各科;因此他在仕途上的起步,也是汴州今河南开封判佐,一个无关轻重的末品属官,甚至没资格独自断案。

    尽管如此,年轻的狄怀英还是想要奋发作为,结果却得罪了当地的积年胥吏;而在公文上做了手脚,出首诬告他轻疏枉法;被下狱吃了一些苦头,也让年青生涩的他看清人情险恶,迅速的成熟起来。

    好在他的牢狱之灾没有持续多久,就遇到了命中的贵人,前来理狱的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这位阎立本也不是什么等闲人物,祖上出身代北汉化的鲜卑后裔,后来定居于云阳,成为诗书传家的望族。

    因此,其外祖乃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待到唐高祖武德年间,阎立本已经是秦王李世民府库直。待到太宗在位时,充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将作少监。

    曾为太宗绘制过昭陵六骏,以及会见吐蕃使者的传世名画步辇图;修建了终南山的翠微宫,为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专门设计建造了大雁塔,既是营造和丹青的一代大家,也是辅佐两朝的名臣。

    因此到了高宗的永徽年间,阎立本更被被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直到去岁十一月,才在中书令的位置上因病去世;

    也留下来了诸如秦府十八学士图魏征进谏图北齐校书画卷异国斗宝图职贡图西域图明凌列像图外国图永徽朝臣图历代帝王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等等。

    尤其是萧翼赚兰亭图在当世最富知名,乃是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唐太宗派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辩才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的故事。

    而对于狄怀英来说,这位享誉天下的丹青宰相,则是他的知遇恩主和潜在的变相靠山;正因为有这么一番狱中选材的渊源,才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