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866章 大明崩盘,西北起义爆发(第2/4页)

    的执政党,后续还会是整个大明二十四省的执政党。

    」所以我们的信誉很重要啊,一定要做到诚信,公平,公正。」

    崔成秀笑道:」元辅放心,这方面,我们可比朝廷那边强多了。

    朝廷那边强买强卖,还欺压海外商人索要贿赂,克扣货物,甚至将商人关进牢里吞掉他们的财货,那些贪官污吏,可是把朝廷的信誉给丢干净了。」

    崇祯朝的官员可不仅仅如此,实际上崔成秀说的都是轻的。

    真实情况是那些贪官污吏就没什么不敢干的,敲诈勒索算什么,索要贿赂算什么,把商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起来侵吞财货商铺又算什么,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如今这些人是真的无所顾忌了。

    朝堂上勋贵和东林党人官官相护互相隐瞒,而魏忠贤虽然还掌握着东厂,但锦衣卫却已经被东林党人和勋贵渗透,不再是天子耳目。

    哪怕是东厂,魏忠贤如今为了讨好崇祯为了安享晚年,都任由他人去控制,无视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少。

    而失去了东厂和锦衣卫作为耳目,崇祯对外界的了解就只剩下官员的奏折和朝会了但奏折上和朝会上又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呢。

    如果朝会真的有用,天启朝就不会废外朝以内朝决定军国大事。

    如果东林党人的奏折可信,也就没有天下那么多动荡祸乱了。

    从崇祯三年初到崇祯四年年末,这两年时间里,崇祯朝的动乱越来越多,各地税收越来越少百姓愈发不堪忍受,各地起义动舌频频,但这些消息都被压下来,朱由检只听到了一些风声,却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

    而东林党人和勋贵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侵占田亩,在地方圈下一片又一片的良田。

    拿如今的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温体仁来说,作为掌握科举的实权阁老,温体仁的老家湖州府内,温家已经有良田三十万亩

    至于钱财铺面这些都还没算。

    温家的商队不仅在整个南方到处做生意甚至明明有海禁还出海跑到了辽东,跑到了南洋,跑到了东瀛去。

    至于其他的,户部尚书施凤来,工部尚书杨昌嗣,各家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

    内阁阁老们在自己老家大肆圈地,那其他的官员自然有学有样,一个个侵吞田亩那是肆无忌惮。

    原本天启朝分发给百姓们的田亩,眼下被这些贪官污更尽数吞占不算,他们还打起了百姓手里那仅剩的一点价值。

    因为田亩都被地主士绅和官官勋贵侵占能交税的田亩越来越少,大批百姓沦为细户,自耕农根本无法负担愈发沉重的赋税,偏偏崇祯朝的苛捐杂税是一日比一日重,而朝廷能收的税却越来越少。

    朝廷收不上来税,崇祯皇帝眼看着朝廷税收越来越少,崇祯元年还有个四千多万两可崇祯二年立马就不足两千万两,到了崇祯三年只剩下八百万两。

    这个税收下降的让崇祯皇帝都怀疑大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然怎么前两年还有那么高的税收,如今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

    大明没钱了吗

    不,大明有钱,只是大明百姓没钱钱都在大明的官吏,在地主士绅手里。

    这些官宦勋贵们用自家商队到处做生意赚的银子一分也不给朝廷,他们一个个家里有大批良田,却依旧不用承担一分钱的赋税。

    他们富裕了,普通商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