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8章 垂拱(第2/8页)

    长揖“还请前辈赐教。”

    汪县令道“就是这样咯。语言不通,气候不好。”

    再问,也就这么两句。祝缨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算什么难题。汪县令看她说不通,还以为她是故意的。两下说不到一起去,汪县令见状也坐不下去了,起身告辞。

    第二日,祝缨又去州府求见上官,她的那位上司坚持生病,仍然是死活不能见客。

    祝缨只得退了出来,小吴和吴昌都有点不开心了,这位上司只不过是沾了职位的光,其实品级也不比祝缨高呐

    小吴低声道“郎君,这人是不是故意的呀”

    祝缨道“噤声”然后让小吴去跟府衙的门子等人套个近乎,打探一下情况。“请去那边茶楼说话。”

    她自己也在这府城里走走,先感受一下府城的风物。一逛之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府城离州城也就几百里,快马两天的事儿。她在路上跟商人学了一点方言,以为差不多够用了。州城与下面的方言肯定是有些差异的,不过一州之内,有差别也不至于太大,稍稍留意也应该差不多了。她抱着这样的心态到了府城,在城里慢走了那么一圈,才发现事情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在州城她已经差不多能生活自如了,府城这儿好些话她倒听不懂了。

    祝缨往茶楼里坐了,叫了一壶茶,听人们聊天,竟只能听懂个五、六分。过不多时,小吴请了门子过来茶楼。门子是随主人来此上任的仆人,官话说得不错。

    已经收了祝缨的红包,门子说话也格外的爽利“我们大人就是这样儿的,告诉您一声儿,这儿的百姓都说,我们大人这样就很好啦您多住一阵儿就知道了,这儿百姓事儿不多。”

    祝缨向他打听了府城书铺的位置,又去买了一本韵书。又给了掌柜一点钱,让他用方言读一读,接着学府城方言。一天又过去了。

    祝缨第二天换了身便服,或往茶楼上坐坐,或往城门前站站。城门前会贴一些告示,有一些略识几个字的人会读一读这些告示,她也听着,辨一辨其中发音的规律。

    晚上回到驿站,汪县令仍然不放弃邀请她现在就办交割。祝缨看他昨天离开时的样子,还以为他不会再搭理自己了,没想到他竟又来了。

    祝缨道“晚辈从未听说有人想离职想得如此急切的,还请前辈如实相告。”

    汪县令道“说来惭愧,是我耐不得福禄县的气候。”

    从州至府,也没见糟糕多少,福禄县能怎么样祝缨是一点也不信的,说“交割非但要见着文档案卷,还要盘点库存,如何能在府城里办得还请忍耐一二。”

    两下谈不拢,那边上司的病又如期好了。

    祝缨去见上司,不意上司是意外的好说话,与那位刺史判若两人。上司道“你与汪令办完交割即可赴任,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他。要暂住府城更好。有什么事儿,或行文,只管发了来。”

    这位上司脸色苍白,是一点为难祝缨的意思也没有,摆明了由着她处置福禄县,只要“太平”就好。什么敲打之类是全然没有的。

    祝缨又投了帖子,将府城的大小官员都见了个遍,他们也都一派安宁祥和。他们收了她送的礼物,还回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让她“安心住下”。

    交割还没办,哪能安心在府城里住着她只能先回驿馆。

    祝大和张仙姑等人又等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