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回 小工匠(第2/2页)

        长乐也是四十不惑的中年人了,被胡管事呵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无措地望向赵承德。

    赵承德却是讪讪道“这也不能怪长乐,是我差他追着卖馄饨的小摊,想买一碗回来与你吃”

    卖馄饨的小摊

    赵锦衣这才想起好几个月前她随阿爹一道外出,回来晚了,在离康乐坊不远的地方遇到的卖馄饨的小摊子。虽然阿爹在学术上十分严谨,但在吃食上却十分的随意。

    父女二人闻得香气,便坐在简陋的小摊上,一人吃了一碗馄饨。

    那馄饨却是做得比赵家灶房的还要好吃。

    她当时就赞了一句“此馄饨妙矣。”

    但虽好吃,她却不会时时惦记着。

    可阿爹却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原来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阿爹才在坊门下等候,才被突然崩塌的坊门砸伤了腿。赵锦衣内疚起来“阿爹”

    话音未落,外面就响起阿哥咋咋呼呼的声音“阿爹,阿爹”

    不过须臾,一个面如冠玉的书生,披头散发的就冲了进来。

    这书生,正是赵承德的长子,赵锦衣的阿哥赵修远。

    赵修远披头散发,发梢上还滴滴答答滴着水。

    他姗姗来迟,是方才在沐浴。

    这厢赵修远才冲进来,那厢二管事就报“大太太、三太太来了。”

    黄氏与朱氏还没有进门,又有小厮来报“医士来了。”

    安静的花厅,顿时又热闹起来。

    经过一通乱糟糟的诊断之后,赵承德受了些外伤的腿总算被妥当的包扎起来。

    医士吩咐“静养七日,及时换药,不要下地,清淡饮食。”

    又是一阵送医士,送大太太三太太。

    既然赵承德并无大碍,那便不需要侍疾。但赵锦衣终究放心不下,正在细细的嘱咐长乐,忽而听得胡管事道“二太太回来了。”

    赵锦衣转头看去,就瞧见自己的阿娘疾步走了进来。

    赵锦衣的阿娘吴氏年近四十,肤色冷白,穿着烟色的长褙子,下系同色的罗裙,浓密的青丝松松地绾成髻,上面只插着一支珠钗。

    尽管年近四十,但吴氏仍旧似三十出头的妇人那般姿色犹存。

    她疾步走来,罗裙晃动,脚下绣花鞋若隐若现,宛若画中仙。

    赵修远与赵锦衣齐声开口“阿娘。”

    赵承德也要挣扎起身“棠棠。”

    吴氏走到赵承德榻前,将他按住,杏眼看向他的伤口“可还疼”

    赵承德瞄了一眼赵修远与赵锦衣。

    赵修远还有些发愣,赵锦衣却一把拉住他“夜深了,阿爹与阿娘早些歇息”

    说完,急急拉着赵修远跑了。

    此时,在别人面前循规蹈矩的赵承德,趁着四下无人,将脑袋埋进了自家亲亲太太的怀中“棠棠,我疼”

    康乐坊的坊门崩塌,不是一件小事。

    虽说在康乐坊住的,都是些低品阶的小官吏,可那也是人命一条啊。

    如今听说砸到的是赵家的二老爷,与赵家交好的,顿时都愤愤不平了。

    宋景行从赵家出来时,看到的便是在一堆残垣断壁前看热闹的人群。

    鲁国京都,不设宵禁,酒肆瓦舍在晚上开得正是热闹,还有好些小摊贩挑着担子兜售各式食物的。

    宋景行瞄了一眼,见向来在宝安寺附近乞讨的乞儿都来凑热闹了。

    有个似是吃醉的儒生模样的中年人,右脚踩在砖上,大着舌头道“诸位,要我说,这康乐坊的坊门,定然被工部那些贪官污吏,吃了不少银钱,是以这坊门,才,才不过一年的时光,就,就崩塌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