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章 一成的出米率(第1/2页)

    这没什么可瞒的,陈徽音直接说实话“不是,是想知道出米率,当初将高产陆稻和中原地区的水稻混种,是为了让高产陆稻有个名正言顺的出处,我并没有多想其他,现在稻子收获了,自然就想到品质的问题。

    如果品质好,明年咱们可以直接种,如果不好,就得和别的稻谷继续杂交,一直到培育出优质的陆稻来才行。”

    “我想问题应该不大吧”陈博聿开口,毕竟是出现在空间的东西,那是神迹,神迹所出的东西,应该不会有质量问题。

    陈徽音却坚持道“我还是想亲眼看一看出米率,才放心。”

    陈博聿和周静好就不再说什么,两人一手牵着闺女的一只手,往磨房而去。

    等一家三口在磨房里,将米舂出来,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周静好看着几乎都是碎米的袋子,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博聿怕打击闺女的积极性,开口提议“应该只有一成的出米率,看来是我们把事情想的太简单,那高产陆稻,还是要与咱们这边的稻子杂交培育新品种,之后我托顾家的大姐儿,寻摸一些北方耐寒的稻种,还有米质好的稻种试一试。”

    陈徽音赞同的点头“对,多尝尝和不同的种子进行杂交,然后优中选优,肯定能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高产陆稻。”

    一旁的周静好看着这么快就重新拾起干劲的父女俩,笑道“看来今天晚上是吃不上大米饭了,要不用这新得的碎米熬粥吧。”

    陈徽音想了想,提议道“可以做成米粉,一种类似面条的吃食,但口感与面条又不一样,详细的做法,回家后我默写出来,今晚还是吃镘头吧”

    于是一家三口关好磨房的门,拎着一袋碎米回了家。

    直到晚饭,端上桌的是玉米面混和白面蒸的馒头,陈博聿才问“不是说晚上吃新米吗,怎么又变成馒头。”

    陈博聿平静的解释“舂出来的米全是碎米,米饭自然就没了。”

    陈博衍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放在面前的馒头和菜一下子都不香了,他急切的开口“那咱们折腾一场,不就白折腾了,早知道当初应该种玉米,还能多收获五六石玉米呢”

    陈博聿就耐心的解释“虽说玉米产量高,但纯玉米做的饼子,蒸的窝头,你不一直嫌口感太粗糙了吗,如果能在咱们这边的旱地种出产量不错的稻子,以后不仅家里能顿顿吃白米饭,咱们还能将稻子做种子卖出去,粮价和种子的价格可不一样。”

    陈博聿见阿兄这样说,就默默的拿了个馒头,乖乖的吃他的饭。

    当天晚上,陈徽音将抄的米粉和米线制作的方法,交给阿娘,并解释道“虽然都是用大米做原料,但它俩的口感不一样,不管做不做,我都一并抄了下来。”

    周静好就将这份食谱小心的收进炕柜里锁起来。

    第二天上午,陈博聿和周静好将那一石稻子用小推车推去磨房,这一石稻却分了两个袋子,小袋里是高产陆稻,大袋里是水稻。

    将两种稻子舂出大米后,水稻的出米率有百分之五十,这个出米率虽然不高,比起陆稻的出米率算得上非常不错。

    陆稻的出米率依然是一成,周静好将袋子撑着好方便陈博聿往里倒米,一边跟陈博聿道“中原地区的水稻出米率一般都在六成左右,咱们这稻子是在旱地里种的,会不会是水不够,导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