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25章:朝会2(第1/2页)

    轻飘飘的一句话,将芩文本堵得哑口无言气红了脸。

    李承乾这话太霸道,太不讲情面了。

    这位子李世民坐在上面的时候,大事小情无一不与内阁商讨,对于臣下更是亲善有加,臣子劝阻的事情,他都是三思而后行。

    那像李承乾现在,乾坤独断,对臣子谏言视若无睹,甚至对臣下毫无一丝尊敬之意。

    芩文本老夫子出身,在他的理解中,君主应是谦逊有礼虚怀若谷,这才是圣明之君。

    李承乾现在活脱脱一副暴君作态。

    芩文本是既恼怒又担忧“陛下,国事非儿戏,纵观历代,亡国之兆无一不是朝令夕改一意孤行,臣请陛下三思。”

    说着,芩文本跪地,一脑袋重重扣在了地板上。

    咚的一声闷响,嗑的太极宫诸臣心里一颤。

    李承乾冷眼注视。

    空气骤然冷了几丝,许多人惴惴不安的低下了头。

    沉默片刻,瞅着局面越来越僵硬,房玄龄站出道“陛下若真觉得新官制应当废除,臣等自然别无二话,但此事毕竟牵扯天下诸官吏,臣觉得,是否可以缓缓图之”

    “房相觉得如何缓缓图之”

    “不如先在朝中和京畿府施行,而后在往下推行。”

    李承乾没有犹豫,点头道“那就依房相所言。”

    有了房玄龄的转圜,冰冷的气氛融洽了几丝,群臣松了一口气。

    “芩大人起来吧。”

    李承乾开口给了个台阶,但芩文本却还是呕着气,不肯顺着台阶往下走。

    他气得,倒也不是取消新官制之事,而是李承乾的态度。

    强势,刚愎自用,不听谏言,视臣子为肆意摆弄之人

    说句不好听的,李承乾身上,现在有几分杨广的影子。

    不只是芩文本这么觉得,朝中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感觉。

    特别是以民部尚书萧瑀为首的一众前隋旧臣,更是恍惚之间觉得坐在上面的,就是杨广本人。

    正是因此,大家伙才一直保持着沉默。

    太极殿已经许久没有有过这么安静的朝会了。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哪怕是个芝麻大点的事情,一旦放到早朝上,那最后都是吵得不可开交。

    人依旧还是那些人。

    但现在,他们却连屁都不愿放一个。

    或者说,他们是不敢。

    君贤,大家吵来吵去,刷刷存在感,无碍大局。

    君不贤,吵来吵去那可就成聒噪了,一旦惹恼了皇帝,那保不齐怎么样呢。

    当臣子的,要会看人下菜碟。

    察言观色,才是保全自身的王道。

    为官嘛,就两个字中庸。

    可惜,芩文本是个性情刚直的人。

    前隋出了个杨广,二世而亡。

    大唐如今立国,刚刚二十余年。

    这天下说太平也太平,说不太平也不太平

    李承乾少年皇帝,他现在走上了一条岔路。

    身为臣子,有教皇帝如何当好一个皇帝的义务。

    “陛下,圣人言”

    “闭嘴。”李承乾淡淡道。

    芩文本自顾自道“荀子言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

    “朕让你住口”李承乾拍桌而起,怒声喝道。

    群臣被吓了一激灵,连忙又低下了头。

    房玄龄伸手去拉芩文本,却被他一把甩开“君者盘也,民者水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