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零三章春耕祭杜(第1/2页)

    由于在别人家做客,朱老爷只能与女儿,共睡一间房。

    睡的床也非常简陋,在地面垫一层稻草,在稻草上铺上一张竹席,再加一床棉被。

    不过竹席和棉被是新,还闻到棉花的味道,看来布桑家已尽所能的招待主子。

    朱素素从小到大,都是与奶娘同吃同住,能与父亲的时间机会少之又少。

    第一次与父亲共睡一房,第一次感受到父爱,朱素素既开心又生恐。

    看到女儿奇怪的表情,朱老爷奇惑的问:“素素怎么了”

    朱素素难掩伤感的说,“我想奶娘了素素不在奶娘身边,不知道奶娘这个时候睡着了没有”

    朱老爷听得出女儿话里的意思,感愧意的向女儿道歉。“是爹不好这些年,爹冷落我的素素了”

    睡惯大木床的朱老爷,翻来覆去难入睡。

    朱素素也睡不着,便与父亲聊起悄悄话来。

    朱素素问父亲,“宁可在农仆家夜宿,也要参加明日的春耕祭杜,春耕祭杜很重要吗”

    “百姓要吃饭,不能饿肚子。能否有吃饱饭,就要看天的脸色,所以春耕祭杜对百姓很重要。百姓劳劳碌碌无它所求,只求有个风调雨顺,求个丰收年。”

    能否吃饱饭,跟天有何关系为何要看天的脸色

    朱素素不太明白,父亲这句话的意思。

    朱老爷爷呵呵笑声,很认真的给女儿朱素素讲,人与自然,天与地间的关系。

    朱素素年纪还小那能听得懂,这些深奥的哲学道理,似懂非懂的听着,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朱老爷讲着讲着,也有了睡意。

    喔喔喔

    天未亮,家家户户的公鸡喔喔的叫。

    朱素素与父亲早早起了床,布桑一家起得更早,已把用来祭拜的猪杀好了。

    祭杜设在田头,选择一块石头为祭台,以露天形式祭祀。

    女人把备好的祭品用箩筐装好,挑到田头的祭社地。

    男人合力把烧好的肥猪,抬到到田头的祭社地。

    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上香,向神灵大司命请示祈祷。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这次,村民一致推举朱老爷。

    朱老爷虽说不算老,但却是位德高望重的人。

    西落的红日,在东边的山头,冉冉起升

    辰时一到,春耕祭杜正式开始。

    女人穿上干净漂亮的衣裳,男人把额头绑上红布,有喜庆就把小孩打扮得多喜庆。

    强壮的男人兴高采烈的抬着祭品,吆唱迈向的田头。

    鼓乐齐鸣,锣鼓喧天,人头涌涌,烟火鸟鸟,那个热闹场景程度不逊于庙会。

    朱老爷代表布邑的百姓,虔诚的先向神灵大司命上香祈祷。祈求免祸降福,佑布邑风调雨顺,百布邑的百姓丰衣足食

    布邑地方名,县城的意思。

    完祈祷仪式完毕,男人们与女儿们围着,一头绑好的牛和一副铁犁,欢歌跳舞

    歌舞完毕,大家开席分吃祭品。

    祭品主要一头烧猪,份量糕饼,一些新鲜的蔬果。

    因贫穷,农奴们平日不舍得吃肉,只有等到节日与哪家办喜事,才能吃上口肉。

    分祭品,选在一块平坦的地面分。

    地面会铺上洗干净巴蕉叶,或用竹子编织成的长方形的席子。祭品烧猪、糕饼,鲜果会切成小块,用一个个小陶碗盛好,每人一份。

    所有人会围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