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4章 第 174 章(第2/6页)

    告是高研究员做出来的,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

    旁边高博隆也忙颔首:“对。”

    宋主任对着高博隆打了个招呼,之后翻看着报告,问了几个问题。

    宋主任一问问题,林望舒便心生佩服了。

    要知道这个理论验证报告是厚厚的一沓,不要说外行人,就是她这个内行,在知道一些线索的情况下,也就是大概能看懂里面的大致过程,有些细节也并不敢确定。

    宋主任是化工研究员出身,人家是做化工的,她并不懂这里面的详细逻辑计算,但是问出的问题,都是一针见血的,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知道一个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

    这些问题甚至应该不是航空和国防专家能问出来的角度,这就是高屋建瓴的视野。

    林望舒不免想起陆殿卿的话,他说得对,自己应该对宋主任的判断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她能问出这样的问题,那她一定是尽了一个外行最大的努力试图去理解了。

    宋主任问了几个问题后,高博隆都做了详尽的回答,并举了各种例子,宋主任听得连连点头。

    最后宋主任道:“高研究员,你认为美国人放弃的原因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美国人做不出来的,你可以做出来”

    林望舒听了,心里也是一顿,要知道国外关于四频激光陀螺仪的不可行报告非常简略,要想从中窥探出一些什么是很难的,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失败,就很难说出他们放弃的原因。

    而不知道他们放弃的原因,也就很难说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行我们却可以行。

    谁知道高博隆却拿出来一份资料,那是他写的分析报告,是他在翻阅了国外众多关于“激光陀螺”的期刊后,自己分析的美国失败的可能原因,以及自己可以的应对措施。

    林望舒看过去,也是惊叹不已,那也是足足一厚沓的资料,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这才几天功夫啊,可见高博隆付出了多少心血在这上面

    宋主任接过来,看了看,又问道:“高老师,在你之前,我们国家也有不少科研机构有志于此,试图攻破这个难关,但是全都败下阵来,高老师知道他们为什么失败吗”

    对于这个问题,高博隆回答得很从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鉴别和选用合适的膜片。激光陀螺仪的关键在于精密加工工艺,光学膜片的镀刻是最大的障碍,但是我们国家没有检测膜片的仪器,所以膜片的质量如何,只能靠着我们的肉眼来观测。”

    宋主任:“你觉得自己的眼睛比别人的眼睛更锐利吗”

    高博隆:“当然不,但是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我希望做出一台差动透射率反射率测量仪,这是我的设计图纸。”

    说完,高博隆又交上了另外一份资料。

    宋主任看着那设计图纸,也是意外,低头研究了半响。

    林望舒见此,从旁小心地进言:“宋主任,有一些问题,也许高老师目前也没办法回答,但是根据这理论可行性报告,我觉得四频激光陀螺仪是可以做出来的,而且比起美国的二频激光陀螺仪,我们的四频激光陀螺更适用于军事。我们的研发中,会不断地遇到理论研究难点,也会遇到工艺难关,只能是遇山开路逢水搭桥。”

    最后她道:“没有谁保证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试的话,我们永远做不成了。我们总不能因为现在能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