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5章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第1/2页)

    有不少部落被攻击时得以逃出生天的青壮年骑士散而复聚,一直尾随跟踪浩浩荡荡的大队伍。

    他们都知道,队伍越大越难带,觉得他们有可能逮到机会抢出家人。

    谁曾想,耿章华派遣的巡逻队多得没法掌握规律。

    尾随者不断被发现,接下来就是被更多巡逻队围追堵截。

    幸好智、勇、双、全、鹏、柳传宗等等都在第一时间用蒙古语大声宣传。

    告知陷入包围圈的喀喇沁散兵游勇,他们的家小没有被屠杀。

    如果他们选择投降,立刻发还家小。

    如果他们因为负隅顽抗被阵斩,他们的家小会被牵连,从此成为奴隶。

    绝大多数逃出来的青壮年意识到没法过冬,其实早没了斗志,之所以还留恋不去,是因为舍不下心中的家。

    被围住劝降时,没发现一个愿意舍身全节的。

    当然,鞑子不读四书五经,不懂得“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他们屠杀弱小时穷凶极恶,面对强者时跪得毫无心理负担。

    因此每天都有几十甚至于上百喀喇沁骑兵归降,西归的人马越来越多。

    看着大雪纷飞,耿章华长吁一口气,只要再加紧巡逻几个时辰,躲在附近窥探的,偷偷尾随的都将要无处藏身

    一两天过后,大草原上的风吹雪就能把所有的痕迹抹掉。

    哪怕建奴和喀喇沁人再次组织起几千上万的联军,想要及时准确发现这彪人马的行踪也是不太容易。

    黄毅带领人马携带缴获来到赫丹巴特尔部过冬营地之时,鹅毛大雪刚刚开始下

    他当时就乐了,居然大声喊一嗓子“瑞雪兆丰年啊”

    明末正是小冰河时期,极端气候增多,不是旱就是涝,要不就是蝗虫蔽日。

    再加上朝廷文恬武嬉,吏治崩坏,人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官府根本无力、无法兴修水利。

    所以雨水稍微多点就形成涝灾,少一点又是旱灾,旱灾过后,第二年如果雨水偏少蝗虫就有可能成灾。

    黄毅深知大明的灭亡其实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祸的破坏力远胜于天灾。

    人心齐是可以对抗天灾的。

    根据地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应该是后世张北县、商都县、康宝县、赤城县、兴和县的地盘,可发展的空间广阔。

    随着实力的增长,完全可以拿下整个坝上地区,这里的总面积有后世两个江苏省那么大。

    坝上地形为丘陵、平原,东南高、西北低,河网密布,水淖丰富。

    这里有内蒙古高原内流区水系、永定河水系、察汗淖尔水系、安固里淖水系、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等等水系,河流很多,中小湖泊一百几十个。

    还有咸度是海水两三倍的盐湖。

    后世的赤城县有“塞外明珠”“京北水城”之誉。

    关键问题是这里的河流、湖泊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肆意横流的,绝大多数是季节河。

    虽然这里的总水量不缺,但是在自然状态下,会造成庄稼旱的时候干死,涝的时候淹死。

    根据地的工作重点是因地制宜修建水利设施进行小流域治理,已经完成了二十几个大小不等的水库蓄水。

    黄毅从来不盲目开垦田地,一开始就是挑选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比较厚,草木茂盛的盆地下手。

    优选靠近河流的地块,自然条件达到要求的田亩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