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第1/2页)

    黄毅突发奇想,既然这部好戏如此受欢迎,为何不组队去宣大、山西巡演

    没有剧场不要紧,可以找个宽敞的地方临时搭台啊

    黄毅小时候学校经常包场看马戏。

    马戏团都是在一处空地搭建一个大帐篷进行演出。

    气壮山河剧组完全可以搭建一个硕大的蒙古包,搭建舞台进行演出。

    黄毅缴获的蒙古包多着呢,搭建蒙古包的羊毛毡、木条也很多,擅长搭建蒙古包的人才更加多。

    备足材料, 分工明确,经常演练,确保一天时间完成一个能够容纳五百观众的蒙古包肯定做得到。

    想到就要做到,黄毅把这个设想跟汪柏山、蓝进魁、刘士富、叶惠玲、左芳莲、小九等等讲了。

    要求他们组织人手即刻演练。

    并且告诉他们,如此正能量的好戏去宣大巡回演出肯定能够得到宣大总督的支持。

    这部戏如此受欢迎,戏票收入应该不少, 说不定巡回演出几十场,能够赚几百、几千两银子。

    根据地在大发展,所有人都知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剧组能够去宣大赚钱当然要竭尽所能。

    于是乎,演练开始了,舞台、道具、服装、演出的蒙古包,演员、导演、龙套、护卫等等住宿的蒙古包

    所有的家伙事儿都得编号装车,护卫都得兼职做马车夫、搬运工、杂工,整个剧组由五十驾大号马车运输,拥有挽马一百匹。

    意味着至少有五十个能够骑马、赶车的护卫。

    为了能够轮休,安排七十个青壮年护卫,这些护卫从民兵中选拔骑术最好的。

    护卫们管吃管住,一个月的折色发一两银子,本色给半石麦子。

    明朝的军队、官吏发饷、发俸禄都是以折色加本色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本色是粮食,折色是银钱。

    如果剧组的盈利可观,回来时还会给所有人发赏银。

    第四天, 智、勇、双、全等等带领绝大多数人马回来了,根据地一下子又多出四千多汉民。

    汪柏山、张氏等等已经习惯了安置工作, 一切有条不紊。

    这半年根据地城池里如同一个大工地,已经修建了很多集体宿舍,而且都是带大炕的那一种,每个大炕都能睡二十人。

    城里储备的煤炭足够使用一年,可以保证所有人都能在温暖的室内度过严冬。

    被解救的汉民没想到会来到这么好的地方生活,绝大多数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来了,看过了,放心了,耿章光、耿章华、姨娘等等准备回去,这时耿章光当然要把来此的目的之一说一说。

    过年前入关去宣府宣大总督府邸参加喜宴

    黄毅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耿章光说得明明白白,他爹、娘至今都没跟黄毅见过面。

    人家毅然决定把两个闺女都嫁给自己,不去让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瞧一瞧理上说不过去。

    没辙,黄毅只能答应了

    既然决定了去宣府,那就宜早不宜迟,明天就出发,过年前赶回来,正好和回去的耿章华他们同行。

    然计划跟不上变化

    就在黄毅布置防御、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北城门楼子瞭望哨发现北山口烽火墩然起一柱狼烟。

    防御很重要, 黄毅用不着发明新方法, 依旧采用骑兵巡逻,烽火台白天放烟夜里举火的方式方法示警。

    烽火台没修几个,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